而車隊則是繼續朝著前方不斷行駛著。
如今東夷幾乎都被齊國清剿了個七七八八,沿途也沒有遇上絲毫的問題。
很快晚霞逐漸灑落。
車隊隨即正式進入了齊國的疆域當中。
一進入齊國,眾人就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所在,相比於燕國的苦寒,齊國的環境極為的不錯。
不,也許不應該說是不錯。
也不應該只說環境。
而是整個齊國上下都完全不一樣。
首先在齊國之中,百姓的數量明顯是大於燕國的,甚至相比於晉國而言,齊國的人數都好像要多一些,而且和晉國大多百姓蠟黃不一樣,齊國的百姓雖然稱不上面色紅潤,可卻還是有著幾分色澤,衣裳雖然簡陋,可卻極為的整潔,笑容也明顯多了很多。
這是他們一路過來在其他國家都未曾見過的,哪怕是如今第一強國的晉國身上都未曾有的。
“管子之才,齊國之幸!”
子產不由感慨著開口。
而此時的車隊之上,無論是子產,還是叔向,師曠,亦或者是季札,此時也不由同樣輕嘆。
在這個時代,若誰是公認的第一治國大才,恐怕非管仲莫屬。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這是孔子的評價,這也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評價,更是管仲最好的寫照。
而這一位更加恐怖的是,在這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他卻是玩著西方人在兩千多年後才玩起的各種經濟戰。
魯國與齊國是鄰居,自然貿然往來十分的頻繁,魯國的紡織技術十分的發達,訥訥夠生產數一種很細很白的布叫做“魯縞”,這種布料以薄著稱,依靠這個魯國賺取了大量的銀錢。
管仲為了遏制魯國的經濟,於是建立齊桓公和大臣們帶頭,專門穿用魯縞做成的衣服,不久在民間也興起了以穿魯縞衣服為榮的風潮。而這個時候,管仲直接下令,齊國所有百姓不得織縞,齊國所有的布料,全部從魯國進口。
而且給所有的給齊國供貨的魯國商人,每一千批,可以獲得三百金的獎勵,一萬匹,可以獲得三千金。一時間魯國出現了一種現象“家家紡機響,戶戶織縞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根本就無人耕種,良田變成了荒地。
一年之後,魯國沉浸在賺錢的喜悅中,管仲突然下令,停止進口魯縞,這一下魯國翻了天,堆積如山的魯縞賣不出去,也沒有了收入,更要命的是,上一年根本就沒有耕種,糧食也開始供不應求。
而這樣的手段,管仲幾乎是變著法子各種玩,幾乎讓這個時代的所有諸侯們都見識了一下經濟戰的恐怖。
同時整個齊國在管子的帶領之下,可以說是走向了國富民強之路,也為整個封建時代,乃至於現代國家經濟體系奠定了一個最為厚實的基礎。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他實打實的功績。
以至於哪怕是百年的時光,管子的影響依舊瀰漫在了齊國上上下下各個地方。
如今齊國在無數的傢伙霍霍之下,還有著二流強國的實力,其最根本還是管子留下來的龐大基礎。
(有時間可以讀讀管子,是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