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個專案是他引進的,本著首問負責的原則,自己也應該插手處理一下這些事,況且施工方和投資商最終要聯絡的還是自己。
張文定來燃翼這麼久,也跟燃翼的老百姓打過交道,在他印象裡,燃翼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比較老實的,輕易是不會出現過激的事情的。
今天這個局面,真的是出乎意料了。
這是老百姓的維權意識提高了?
可是,這維權意識的提高,也不至於這麼快啊!
縣裡為數不多的幾個工廠都離居民區不遠,而且汙染要比藥廠嚴重的多,可那片的老百姓不但沒有上訪,還感謝政府提供了這麼好的就業機會呢?
現在藥廠剛開始建,還沒出現汙染,怎麼老百姓就不樂意了?
雖然張文定存在這麼個疑問,但相比於處理眼前的事情來說,這點疑問已經微不足道。
剛進縣城,張文定手機又響了,這次是陳娟給他打過來的。
陳娟自從去了文化局,已經很少給張文定打電話。如果有事情,又不緊急的話,陳娟往往會親自跑到張文定辦公室彙報的。
張文定也知道,陳娟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實在找不到他了才會打電話給他,所以他雖然心裡很煩,卻還是接通了電話。
陳娟說話毫不囉嗦,電話剛接通,就從電話那頭對張文定說:“老闆,縣政府來的那些人,恐怕有人帶頭。可能是有人想搞點什麼。”
這就是手底下有人的好處,遇到大事了,說話從來不拖泥帶水,也不玩隱語,直接就切中要害。
陳娟剛剛跟劉浩通了個電話,得知張文定正在回來的路上,她擔心張文定處理起這件事被動了,所以才馬上給他打的這個電話。
她的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說來也巧,這些上訪的人中,有陳娟的一個親戚,她是出門的時候遇到這位親戚的,見這麼多人鬧事,她才多嘴問了問。
雖然親戚沒直接說明是誰帶的頭,但話裡卻透露出了一點內幕來,說是這件事有人蠱惑。其實,這種事情,一般的群眾本來是什麼都不懂,聽到某些人一說,他們才意識到到自己的處境,群情激盪鬧哄哄地就跑到縣裡上訪來了。
陳娟怕問多了引起他們的懷疑,便找了個理由離開。
然後,她就給劉浩打了個電話,本來是想去張文定辦公室彙報的,但得知張文定不在,她只好打了這個電話。
張文定聽陳娟這麼一說,心裡的疑問似乎已經明白了幾分,語氣平穩地說道:“怎麼個情況?”
陳娟道:“具體的我不清楚,我正在打探相關情況,一有訊息,第一時間向您彙報。”張文定道:“嗯,好,注意安全。”
結束通話陳娟的電話,張文定不得不往深處想了想。
他覺得有人帶頭這個只是含蓄的說法,如果再一深想,難免會讓人覺得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而且,目的也許並不僅僅只是環境保護,恐怕主要是針對他張文定,不讓他張文定的影響力和威信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