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這讓他覺得自己跟吳忠誠有點狼狽為奸的意思,但憑著《大江日報》的一貫作風,這樣的稿子發表在上面,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題材了。
當然了,不僅僅只是轉發,按《大江日報》一慣的尿性,肯定會修改一下,突出些東西的,這樣才能夠引起關注。
……
事情完全按照吳忠誠的思路往前發展。
三天後,《大江日報》第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寫的就是武雲,地點和姓名都寫得清清楚楚。
跟石盤這邊黨報不同的是,《大江日報》的報道通篇都是在讚揚武雲,而且用的不是女大學生這個名頭,而是某知名企業美女高管。
報道還特別指出,武雲舍下了高昂的年薪,來到了窮山村給孩子們教書,不僅沒有一分錢的工資,就連孩子們的課外讀物都是武雲自己掏的錢。
報道還引用了當地村民的話,說在政府不投入一分錢的情況下,武雲靠著自己無私的投入,讓孩子們享受到了在縣城都享受不到的教育。
《大江日報》的這篇報到一見報,在石盤省市縣三級掀起了軒然大波。
看過石盤省報和望柏市報的人都清楚,石盤兩級報紙的側重點都是強調省市縣三級對農村基礎教育的大力投入和支援,而江北日報卻說武雲支教完全是靠著她自己美好的品德,根本就沒有得到石盤省任何一級官方的支援。
憑著《大江日報》的影響力,大部分的人還是信服這篇報道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張文定被人提醒他找個大江日報看看的時候,他都沒來得及讓別人傳真,直接上網就看了起來——《大江日報》的主要銷售地區還是一二線城市,像望柏這種地方,市裡買得到,但不多,燃翼縣裡就沒有了。
這一看,張文定就看出了裡面的門道。
石盤省市兩級報紙所報道的內容,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讓自己孤立,讓人覺得自己太出風頭,不把領導放在眼裡,然後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就是讚美省、市、縣三級對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事業的重視。而《大江日報》的這篇報道對自己的打擊卻是成幾何倍數增長的,武雲來燃翼支教,那是沒有經過組織程式的,只是她個人的事情,而且她也不是大學生,跟團省委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
石盤省市兩級報道已經讓團省委和燃翼縣在支教工作上大放光彩,可江北日報卻道出了實情。
用一個沒有經過組織程式私自下來的志願者來給燃翼縣的支教事業撐門面,那是嚴重欺騙組織的行為,而欺騙組織這頂帽子表面上是扣到了燃翼縣的頭上,其實就是扣到了張文定的頭上。
石盤省市兩級報道都說明了武雲和自己的關係密切,這就等於自己透過私人關係,把武雲搞到燃翼來支教,然後透過武雲讓燃翼的支教工作發光溢彩,從而把成績都冠在自己的頭上。
想通了這個,張文定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理論上來講,欺騙組織是一個不輕的罪過,上頭要是認真起來,自己肯定會受到處分,弄不好自己這個專職副的職位也就搖搖欲墜了。
更可怕的是自己的名聲,這名聲要是毀了,自己這輩子就完了。
劉愛瓊看到《大江日報》的文章後,對吳忠誠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恨不得馬上就去找吳忠誠好好拍拍馬屁。
當然,拍馬屁之後,也是要乾點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