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用、胡漢智、周漢河3人被尒達率領的莊客家丁捆綁起來後向中心草場北邊的槐樹林走去。
尒達邊走邊想著鄭爽最後那句話:“要遴選兩個起碼是一個韃子兵,把現場情況報告給蕭太后;取得蕭太后對你們3人的絕對相信;借屍還魂計謀才能圓滿成功!”
鄭爽這句話是講給張士用、胡漢智、周漢河三人的,但尒達是行動的具體執行官;得小心謹慎把一切考慮得天衣無縫才是,因此他把張士用留在後面跟他說話:“張大哥!”尒達熱熱地叫了一聲。
尒達能把張士熱熱地喝叫一聲張大哥,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如果是在簸箕溝馴馬場那邊,打死尒達他也不會喊張士用大哥一聲。
尒達藏在中心草場草料庫裡,目睹了蕭撻先指揮的契丹韃子殺人的全過程;渾身的熱血早就翻滾了好幾個來回,他本想衝出去跟韃子兵拼命,可是見蕭撻先安排大西都帶著兩個人趕去簸箕溝那邊殺戮套馬漢子張宗芒。
尒達跟張宗芒是最要好的朋友,大西都3人走後沒有多久,他便騎上自己的黑駿馬追趕上去營救張宗芒。
尒達趕到簸箕溝打鬥的第一個敵手竟是張士用,張士用當時叫阿里河;那是他的契丹名字。
契丹兵阿里河使用的兵器是兩把鉄鐧,偉岸的身軀比尒達高出一個腦袋;但功夫卻稀鬆散亂得彷彿雞在院子裡拉下來的醬黃雞屎稀鬆得不行。
尒達跟阿里河沒戰幾個回合,阿里河便招架不住;尒達的烈焰毒龍槍彷彿出海蛟龍在阿里河的腦袋周圍亂搗,阿里河很快亂了方寸;手中的雙股鉄鐧被尒達挑在槍頭上轉了幾圈子撇向幾丈遠的地方。
阿里河被尒達挑落一把鐵鐧,嚇得冷屁直淌;尒達烈焰毒龍槍一挺將他從馬上挑下來舉槍直刺。
尒達這一槍如果刺下去一定會在阿里河的喉嚨上中了,那麼阿里河便會成為孤魂野鬼。
然而關鍵時刻撒裡巴救了他,撒裡巴救了阿里河也是曇花一現;很快戲劇性的情景便發生,大西都和撒裡巴先後被尒達和張宗芒殺死。
阿里河成為一隻瑀瑀都行的孤狼,跪在地上求饒說:他是漢人名叫張士用,遼國耶律氏做了皇帝,他們是寄人籬下的漢人;契丹貴族抓壯丁逼迫他們跟故國同胞打仗他們無可奈何,還說他早就想歸順故國,還望尒達和張宗芒饒他一命!”
張士用悽悽切切講得悲慼,儘管有誇大其詞之虞,但尒達、張宗芒想弄個活口去薛家營向老主人薛世三稟報;留下張士用一條性命。
張士用歸順正統是他明智的選擇,不戰而屈人之兵是薛世三將軍的一貫作風;他接受了張士用的請求不傷胡漢智、周漢河性命,發出將令對韃子兵圍而不殺全都抓活的,從而保全了胡漢智、周漢河兩人的性命。
張士用、胡漢智、周漢河迴歸故國,可他們擔心遠在遼國的父母、妻兒被蕭太后殺害……鄭爽才制定了一出“借屍還魂”處置方略。
方略的性詞比計劃和計謀大,單從性詞上分析;便知道鄭爽考慮的不是湋河灣,而是把湋河灣31騎驍騎尉的偷襲行動跟整個宋遼戰爭聯絡一起。
倘若接下來的宋遼之戰,能徹底打垮遼國大軍;杜絕蕭太后、遼聖宗耶律隆緒借燕雲十六州咽喉之地每年在宋國邊境燒殺掠搶的強盜舉做,那將是惠及百年的好事情。
鄭爽小小年紀已經有這麼高遠的謀劃,是不是有點吹牛?
問題是事態正沿著鄭爽的謀劃發展久經沙場的老將軍薛世三,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薛瑾兒也對鄭爽的“借屍還魂”計劃擇不出毛病來;尒達一個愣頭青還有什麼說的。
但尒達是“借屍還魂”計劃的具體執行者,他必須縝密部署接下來的每一細小環節才是。
鄭爽闡明瞭“借屍還魂”的計謀後,對知道了實情的張士用、胡漢智、周漢河、尒達、薛世三、瑾兒姑娘幾個人全都採用封口警告:這是軍事機密,那個洩露格殺勿論……
尒達接受了執行“借屍還魂”行動的命令後憂心忡忡,心中一直在琢磨:張士用3人嘴上講得好聽,中途要是變卦抑或返回北國後做了蕭太后的鷹犬,那就是老公公揹著兒媳婦朝華山出力不討好……
尒達當時就說出心中的擔憂,鄭爽笑聲呵呵道:“尒達兄弟要記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句話和搏一把的信念,不能老是紙上談兵;行動起來才知事情發展的好壞!”
鄭爽這句話明顯地是批駁尒達杞人憂天的心理,尒達嘴上沒有多講話心中卻是老大不服氣:鄭爽你跟尒達年齡相差不多牛皮什麼牛?但薛爺爺和瑾兒姑娘都沒有對鄭爽的“借屍還魂”方略提出反對意見,尒達也就十分違心地接受。
問題是尒達現在是執行官,他對這個油嘴滑舌的張士用一直懷有戒心。
當初從簸箕溝趕往薛家營時尒達就提出將張士用捆綁起來馱在馬背上,但張士用主動表白了心態;後來果然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尒達對張士用的看法也就逐漸在變化,剛才那一聲“張大哥”的熱叫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象徵。
尒達把張士用拖住,兩人走在隊伍的最後面,尒達說了一聲:“鄭爽說讓張大哥遴選兩個起碼是一個十分可靠的契丹兵,要把現場的實際情況報告遼國蕭太后;不知你物色的是哪一個?”
尒達話音一落,張使用便就直言不諱道:“蕭撻先!只有蕭撻先才能將天柱嶺養馬場槐樹林這邊發生的事情告訴蕭太后!”
尒達聽張士用毫不顧忌地提出蕭撻先,噤若寒蟬地渾身一顫抖;懵懵懂懂說了聲:“張大哥你沒有犯渾吧!如果沒有犯渾咋能想起蕭撻先這個殺千刀的禽獸!”
張士用訕訕而笑,揚揚手臂振振有詞道:“蕭撻先是承天皇太后的心腹戰將,因為擒獲宋國無敵大將軍老令公楊業被承天皇太后直接封為于越大天王!也只有他這個于越大天王,才能真實地把我們這邊發生的事情當面講給蕭太后;而且蕭太后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