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中原王朝但凡改朝換代,四周異族都能得利,撿一撿便宜,可這回遼國被打得不能自理不說,邊境都不帶換人的,依舊是知根知底的熟面孔。
西***為安西軍後,精神面貌還變得越來越好,武器軍械明顯提升,糧食也不是全靠堡寨屯田,得節約著過日子,由朝廷供給,自有肉食享用。
西夏連宋朝版的西軍都不過,更別提這種強化後的精銳,被打得找不到北,擒生軍也廢掉了。
李乾順深吸一口氣:“如此說來,朕如今可用之兵,只有中央侍衛軍了?”
察哥安慰道:“陛下不必擔憂,中央侍衛軍依舊強大,燕軍一旦入侵,各地部族更會奮起反抗,他們是不信漢人的。”
李乾順苦笑著搖搖頭:“不信漢人,是因為前宋沒有真心實意地給過他們好處,這位燕王厲害得多,朕至今都不明白橫山羌為何投燕,如果此族在燕境內生活得不錯,一切就不同了!”
察哥咬了咬牙:“既如此,我們更不可卻步於這兩國邊境!”
李乾順道:“你也力主出戰?”
察哥道:“若不能從遼國獲利,我們西夏恐有亡國之危……”
李乾順目光堅定下來:“不錯,一定要出戰獲利,才能團結各部,讓我西夏重新振作起來,你準備如何對敵?”
察哥道:“燕軍以步卒為主,此處無天險地利,也無城池依靠,僅憑他們修建的營地堡寨,可用輕騎繞道,兩面夾擊!”
李乾順問:“勝算幾成?”
察哥遲疑了一下,他剛剛已經觀察過燕軍的軍容,冷靜地分析:“應有一半,金人能和燕軍抗衡至今,也是靠騎兵優勢,我軍當不弱金人!”
李乾順卻變了神色:“有鐵騎和京師宿衛,只得一半勝算?此戰我軍若敗,朕也只能回京師苟延殘喘了,可有更穩妥之法?”
察哥微微搖頭:“燕軍比起宋軍強上許多,所幸騎兵稀少,我軍才有一半勝算,臣弟實在不敢誇大……”
李乾順沉默下去。
倒不是他畏縮,而是如今隨著自己來此的三萬軍隊,已經是在刨除鎮守京師等重地之外,所有能夠動用的嫡系部隊,相反對面只是燕軍裡面普普通通的一軍。
對於李乾順而言,別說戰敗,即便是慘勝,他都接受不了,因為燕軍可以迅速拉來另一支軍隊,西夏卻根本沒那個資格。
片刻之後,李乾順開口問道:“能以戰逼和麼?”
察哥磨了磨牙,低聲道:“臣弟盡力為之!”
“朕也得派出使臣了,先探一探口風!”
既然準備留下退路和談,派出使臣就是必要的了,李乾順招來一位漢民臣子,出使對方軍營,軟硬皆施,探明情報。
硬的方面,自然是以遼國的姻親和盟友身份,質問對方為何無故出現在遼國的土地上。
軟的方面,反正只要能得到好處,西夏要多軟有多軟。
然而使臣迴歸軍營後,帶來的第一個答覆,就讓李乾順瞠目結舌:“他們說雲內州是燕國的土地?已經被割讓了?”
使臣解釋道:“是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所為,為回報燕軍驅逐金賊,將不少州縣租借給燕國,當羈縻府州……”
李乾順想到了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沒想到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遼國割地給中原王朝了,但如此一來,那耶律得重豈不是會被國內群起攻之,畢竟割地求和,喪權辱國,太過恥辱……
很快他又意識到不對勁:“租借給燕國……這又是什麼說法?”
使臣道:“租出去的地界,不是永久,以後遼國還能收回,但現在租借的地盤,也是燕地……那位呼延指揮警告我軍,不可踏上燕地一步,不然後果自負,勿謂言之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