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陸被漢人提前染指應該是印第安人的福音,黃漢不會、也用不著採取種族滅絕政策。
印第安人只要選擇臣服“紅旗軍”都可以留下性命,漢化這些人三代,同樣是黃種人的印第安人應該能夠融入漢民族。
這不是自說自話,歷史上的匈奴、女真、鮮卑、羯胡、氐族、烏桓等等消失的民族中就有大部分已經融入了漢民族,這些民族的野蠻程度不亞於北美洲的印第安人。
漢語、漢字、黃色的面板,璀璨的華夏文明會在北美洲生根發芽直至根深葉茂,印第安人能夠得到受教育的機會成為“大漢帝國”的漢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遠航船隊的第一目標是佔領夏威夷群島,在檀香山島建立補給基地和船塢。
這個時代,美國還沒有出現,以火奴魯魯也就是檀香山為首都的夏威夷王國不存在。
整個夏威夷群島應該視為無主之地。很快那裡就會有了偉大的漢文明,那裡成為漢人的國土水到渠成。
橫渡太平洋的航程太長,先考慮拿下夏威夷群島,後考慮尋找到中途島。
因為中途島太小了只有幾平方公里,又在太平洋中間,是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不太容易被發現,所以這一次遠航之時不考慮尋找這個島嶼。
隨著移民不斷加大,佔領地不斷擴大,得到的資源越來越多,以後橫渡太平洋的船隊會發展到一年幾趟甚至於十幾幾十趟。
把中途島找到並且修建大型船塢、建立成為補給基地相當重要,在這裡駐紮一支用於緊急救援的水師也很有必要。
黃漢沒有規定船隊何時返航,也沒有過於擔心這一次遠航遭遇失敗。
一二百年前麥哲倫就能夠率領幾艘排水量恐怕連三百噸都不足的船舶,帶領幾百人完成了環球航行,命名了太平洋。
如今的航海水平提高了太多,擁有了還算準確的航海圖,建造船舶的技術突飛猛進。
三十六艘戰船、商船、補給船都是下水不超過三年的新船,總排水量高達四萬噸,遭遇暴風雨之時全部落帆啟動輪槳頂風航行,被吹翻的可能性比較小。
為了安全起見,每一艘上都配備了救生艇,戰船上還有兩艘可以裝備兩門三磅炮的哨馬船。
配備的木質密封浮筒足以滿足全部乘員的逃生需要,使用浸泡桐油的老藤製作的救生衣人人都有。
只不過歸期說不準,但是黃漢相信船隊回航之時肯定能夠帶回很多采集的橡膠和金雞納樹皮。
明年年底少量的天然橡膠外胎肯定能夠取代一部分牛皮、帆布外胎,接下來加大研製充氣內胎的力度,新的車輪革命又會方興未艾。
黃漢給在龍武水師服役兩三年的弟子沈友略佈置了任務,他將要率領一營水師陸戰隊十幾艘戰船前往大明外藩國琉球王國。
此時倭國薩摩藩已經入侵琉球王國,琉球國王已經淪為薩摩藩的傀儡政權。
黃漢在倭國因為教徒軍造反形成割據勢力,導致倭國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驅逐薩摩藩,然後駐軍琉球迫使這個外藩國成為大明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