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處能夠在漢中城內組織幾百自己人善莫大焉。
黃惠武不管大明文官武將是什麼態度,為了存在四方錢莊銀庫內的幾百萬兩銀子的安全也得守住漢中城。
掩護黃惠武的身份是四方錢莊警衛頭目,他毛遂自薦組織人手參與守城得到了漢中文官武將的支援。
太多漢中官員乃至於整個陝西的官員和商賈都在四方錢莊走流水,何嘗不知錢莊銀庫的存銀不少。
四方錢莊的警衛頭子眼看著流寇要來圍城急眼了情有可原。
在黃惠武組織下,在官神配合下,自發的守衛者超過五千,漢中城開始宵禁,三天內抓了近一千不明來歷的青壯年。
每天都有人在菜市口被梟首示眾,一二百能夠甄別的流寇奸細腦袋瓜懸掛在城門口,五六百不可以信任的青壯年被圈禁。
有了“紅旗軍”體系插手城市管理,漢中城內的秩序井然,連衛生狀況都大為改觀。
高迎祥、李自成忽然包圍漢中城,可惜期待的裡應外合化為泡影,又得到探報,洪承疇親自率領幾萬大軍往漢中殺來。
流寇眾頭領當機立斷,他們連夜帶著人馬殺奔山區往四川劫掠而去。
陝西貌似危如累卵啊!情報傳回大本營,黃漢決定暫時放棄陝西,下達所有“紅旗軍”產業從陝西撤出,只留一部分旗衛暗中活動的命令。
這個命令意味著已經被流寇打爛的陝西黃漢不管了,留給流寇和洪承疇好好玩。
洪承疇追擊流寇入住漢中沒幾天,城裡就開始了大撤退,不是旗衛有預謀的行動。
而是太多官神、軍民見“紅旗大糧行”、四方錢莊、四方快運、紅旗郵局等等“紅旗軍”產業貼出三天後關門歇業的告示後形成了恐慌,紛紛選擇跟著“紅旗軍”走。
鐵了心追隨“紅旗軍”的當然是被編了戶口擁有糧本能夠享受到“紅旗大糧行”平價糧食供應的老百姓。
明末的陝西不是天災就是兵災年復一年,雜糧價格經常高於一石五兩銀子,流寇過境之時城市中的糧價甚至於超過十兩銀子一石。
太多受到“紅旗軍”恩惠的升斗小民見徵虜大將軍撤離產業,不得不忍痛拋下一切跟著走。
選擇離開的人是明智的,在兵禍不斷的陝西接濟一萬人成本太高了,遠遠超過在沿江、沿海接濟三萬人。
眼看著陝西更加亂,在沒有力量兼濟天下的情況下有選擇的放棄陝西也是為了提高救濟的效率。
黃惠武知道家主已經奪下了大半個朝鮮王國建立了“漢江省”需要人口多多益善,見如此多的軍民官宦準備跟隨著撤退立刻發動力量做好後勤保障。
徵虜大將軍在大明已經是無法無天的存在、洪承疇和監軍大太監都刻意迴避有關於“紅旗軍”的事情,他們根本不管黃惠武組織了一兩萬人往西安而去。
天子近臣監軍大太監和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都不干涉徵虜大將軍的麾下辦事,這裡又沒有了敢於獨斷專行的孫傳庭,其他人更加睜一眼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