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著李懷的同時,李懷也在看著他們,看著這些面朝黃沙,背朝天的男人們。
身為同類,不禁生起憐憫之心。
“幹活的都是男人嗎?”李懷問道。
“大部分都是吧,男人確實比我們女人有力氣,但不如我們女人心靈手巧,這種苦力活大多都是男人幹,我們女人也有自己的工作。”
身旁的美女內務大臣回答了他。
這種刻板思想,早已經成為了習慣,玄國所有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其實,在任何地方都差不多。
男耕女織。
這是人文歷史的必然經過。
為什麼是經過?而不是結果。
那是因為未來人文歷史發展成什麼樣子,李懷他也不敢妄言斷定。
玄國以女性為尊。
這種死舊的觀念,就跟中原以士族為尊,差不了多少,都是一種資源分配層次。
李懷不對她們的統治方式評價,他先是巡視了她們的鹽田。
很多人以為鹽都來自於海洋,實則不然。
人們日常食用的鹽,其實大部分都是‘石鹽’,又被稱之為‘礦鹽’。
沙漠中的鹽就是‘石鹽’的一種,這種鹽又被稱之為‘岩鹽’。
石鹽不一定都是精鹽,但是精鹽一定來自於石鹽,貴族日常食用的鹽都是石鹽。
這也就意味著這種鹽價格比較昂貴。
普通的老百姓,一般都食用粗海鹽,甚至還有很多人,仍舊在使用‘醋布’。
這個時代的精品鹽的供給量,恐怕連萬之一的人都不到,這就意味著,鹽依舊有著巨大的市場。
不管是什麼石鹽還是海鹽,只要能夠稍微再提純一點點,就能輕易的賺一個缽滿盆滿。
當然,也因為鹽有巨大的利益價值,官府管控的極為嚴格,私人是不允許私自售賣的。
這也就導致那些能賣鹽的鹽商,個個都富的流油,他們的私生活,更是讓常人難以想象。
李懷面前這片鹽田,則是屬於玄國的官鹽田,玄國靠此在西域賺了大把銀子。
她們採鹽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把‘岩鹽’溶在水裡,形成一種‘滷水’。
然後有人把滷水打出來,灑在鹽田中,經過自然的揮發,水氣幹了後。
表面一層白色晶體,就是食用鹽。
沒錯!
這樣的晶體,她們就直接拿去食用了!
虧這個世界的人體質好,不然不知道毒死多少人!
而所謂的精鹽。
就是把這種晶體再煮一次,過濾一回,曬乾之後,研磨成細鹽,挑出肉眼可見的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