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到涼州的距離可不近,如果每一次爭議,都要兩頭來回的跑,那麼事情永遠辦不成。
虞帝李乾將想法告訴御史,御史傳遞給朝廷,朝廷內部開始商議。
設想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什麼樣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樣的條件是不能答應的,要爭取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這些都有一本賬。
朝廷商議之後,把制定好的計劃,表奏御前,得到皇帝的批示後,就可以安排人去涼州了。
黃昌肯定要是為朝廷爭取最大利益,必定要討價還價一番,這關係到他回去後功勞大小。
李懷說出三兩銀子一條鋼尺,他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看樣子,朝廷很滿意這樣的結果。
其實想想也知道,三兩銀子一條的鋼尺,足夠鍛造一把軍刀,裝備百萬大軍,也只不過三百萬兩。
這對於動輒就是數千萬白銀軍費支出的朝廷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應該早些和上官可可她們計劃一下,做生意,她們比自己在行。
現在話已經說出口,李懷也不打算收回了。
但要加上一個附加條件。
“除此之外,朝廷還要承擔同等數量的生鐵消耗。”李懷的意思就是說,他們要買多少新鋼,就要運來多少生鐵。
“這……我實在做不得主啊。”黃昌這下有些猶豫了,李懷的這個要求,在他們的計劃之外。
不過也在情理之中。
涼州的鐵礦資源有限,如果只出不進,用不了幾年,就會消耗殆盡。
再有一個,生鐵太賤了,都不是按石賣的,都是按多少錢一車買賣的。
“朝廷應該不會拒絕。”黃昌只能這麼說,這是附加條件,完全可以回去再商議。
只要把大體交易定下來就行。
“那行吧,本王可以等。”李懷也清楚,做大生意,得需要一點耐心。
“那麼……”黃昌搓了搓手,尷尬的笑道:“涼王,您是不是該給下臣一個條子。”
沒李懷打的條子,他回去怎麼覆命?空口白舌,說出來也沒人信啊。
一般來說,這種事是不需要提醒的,然而涼王似乎不懂這個規矩。
他就只好提醒了。
“本王疏忽了。”
李懷馬上讓樓小碗搬來了筆墨紙硯,簡單寫一個條子,只要把他的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
然後再蓋上涼王印,交給黃昌。
“謝涼王!”
黃昌恭敬的收了條子,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回洛陽了。
果不其然。
李懷這個附加條件,朝廷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隨即就下了一筆百萬訂單。
嘖嘖!
“朝廷是真有錢!”李懷酸溜溜的說道,百萬訂單,眼睛都不眨一下。
跟地主老財似的。
“王爺,明天可就是第十五天了。”上官可可悠悠的提醒道。
青龍商會還是一點訊息都沒有,她贏定了。不過,她心裡也有點沒底。
就算青龍商會不能按期到達,至少傳點訊息過來,別真的不來了。
那她贏了賭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