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黎家最近在英吉利那邊和皇室走得很近,得到的訊息也比常人多得多。
百億歐元級別的xt集團主動趕來和這位內地年輕富豪合作,黎佑滄知道對方所圖肯定不小,而鋰電池和半導體都是新能源車的主要部件,那麼這個小老弟很可能在新能源車方面也有佈局。
一個實體產業鏈,分為原材料、部件、終端,部件雖然賺錢,但原材料和終端同樣利潤不菲,尤其是具有代表意義的終端。
原材料方面,大不了買幾個礦產就能開發,終端卻非一朝一夕能成,需要長久的積累,但爆發出來的能量卻不是原材料和部件可比。
要投資,就要投最大的。
“沒想到什麼都瞞不過黎二哥,我已經和特斯拉方面聯絡過,準備在華夏建廠。”
對於黎家二少在投資領域的敏銳性,周安安不得不服,也就沒有隱瞞地說出了自己的佈局。
這些事很快就會公之於眾,根本不需要刻意隱瞞。
和這些頂級富二代打交道,有些心累,卻也有棋逢對手的舒暢。
“特斯拉?怎麼,周老弟沒準備打造自己的品牌?”
聽了對方的話,黎佑滄有些瞭然,卻是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
一個20多歲的百億美元年輕富豪,怎麼可能僅僅是想做個加工廠商,若是那樣,他之前可真是高看了對方。
“有這個想法,怎麼,黎二哥想投資?”
心底又給黎二少點了幾十個贊,周安安沒有否認地反問一句。
打造特斯拉全球最大工廠,只是第一步,周安安可不會一直受制於人,建立自己的新能源車品牌是大勢所趨。
都花幾百億建設加工廠了,不借此機會借鑑特斯拉的成功經驗,打造華夏人自己的品牌,怎麼也說不過去。
這一點,倒是很少有人看出來,不得不說黎二少的目光犀利。
“需要多少投資?”
讚賞地看了看對方,黎佑滄直截了當地問起了投資額。
很明顯,他今晚深夜趕來,就是為了這個大蛋糕。
“特斯拉工廠那邊,我是準備五年投入200億,將其中所屬利潤投資到技術研發部門。算一算,五年300億是要的,實際上可能更多。”
難得有機會在外人面前說一說自己的野望,周安安整理下措辭,簡單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特斯拉華夏都還沒有正式成立,這些投資額都只存在周安安的嘴上,根本無法計算實際數字。
包括五年之內,特斯拉華夏能給60%股份的他提供多少利潤,都是未知數。
但是,要準備打造國內最強勢的新能源車品牌,周安安覺得5年分期300億投資,那是必須的。
錢花不掉,可以去國外高薪挖工程師、設計師,只要是有用的人才,都砸錢挖。
挖不過來,只能說明砸的錢不夠。
“300億預算的話,我出60億,不干涉公司運轉,只要10%的股份和優先追加投資的權利。”
聽了對方的描述,黎佑滄伸出一根手指,很是直接地說出了自己的條件。
人的一生中,最佳投資的機會可能只有一兩次,若是看中,千萬不能錯過。
最主要的是,他黎佑滄,有錢任性,60億隻要買個上車的機會。
“......”
沒想到黎二少如此有魄力,周安安倒是有些遲疑了。
當然不是因為對方的誠意不夠,而是他不確定新能源車自有品牌打造計劃能否順利實施。
特斯拉03年成立,到12年釋出技術較為成熟的model s,整整用了9年;比亞迪汽車從03年成立之初,到13年釋出技術成熟的新能源家用轎車,用時10年。
此時,周安安入場新能源汽車領域,5年之內若是無法趕上,就代表落後了時代,很可能面臨這個投資領域的失敗。
一步差,步步差。
所以,他必須用燒錢戰術,去彌補落後的時間差。
他當然可以接受對方這送錢一般的投資,但是作為一個百億富豪的逼格,周安安不允許自己坑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