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知道對方打來是什麼事,阮承海慢悠悠地喝完手中的咖啡,等鈴聲響了30秒之後,才不慌不忙地接了起來:“喂。”
“阮大哥,你讓北美那邊開始結算了?現在沽空的形勢不是一片大好嗎,怎麼就......”
電話一接通,荊無憂就啪啪啪地說了起來,絲毫不在意自己這麼快得到訊息會暴露埋藏在北美操作團隊中的臥底。
不同於俞家那些躺著數錢的老大爺們,幾次三番差點把自己的公司搞上市的荊無憂,對於北美現今的股市情況,可謂是‘瞭如指掌’。
如此大好形勢,眼看收益就要向四倍邁進,最初投入的2億要變成8億,他就想不通作為主導的阮承海為何要開始結算。
他還想著賺個10來億之後,屆時等自己的無憂科技借殼上市,有足夠的資金操作,暗中提升公司股價,狠狠再撈一筆呢。
“股市有風險,見好就收。”
沒有說什麼讓對方獨自操作自己的資金,阮承海簡單直接地回答了對方的疑問。
最好的解釋,就是沒有解釋。
“也對,阮大哥穩重是好事。”
雙眼眯了眯,荊無憂想到其中的風險,確實也覺得可以收手了。
從善如流,向來是他做生意的準則。
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投資嗅覺是不錯,但和常年執掌數十億基金卻鮮有敗績的阮承海相比,還是相差比較大的。
就像前些日子,北美聯邦政府出手託市,換做是他的話,肯定讓人加大槓桿,全部做多,那可就損失慘重了。
這點自知之明,荊無憂還是有的。
若不然,他一個別人眼中的紈絝子弟,為何能積累下上十億的身家。
“你的8億,是轉到滙豐銀行賬號還是國內的工行賬號?”
見對方沒有糾纏,阮承海接著問了一句。
“滙豐銀行吧,你也知道,我的無憂科技要借殼上市了。資金放在港城那邊,到時候省很多麻煩。”
聽到阮承海說起的數字,荊無憂微微愣了一下,心裡大喜之餘,順便解釋了資金轉到卡里的原因。
按照現在的情況而言,他當初的2億,最多漲到6.6億到6.8億之間,對方一開口就送了一個多億,人情可是不小。
“好,到時候上市遇到什麼問題,隨時跟我說。”
“謝謝阮大哥了。”
結束通話電話,阮承海想著荊無憂前倨後恭的模樣,忍不住灑然一笑。
他額外給了對方一個多億,除了對方是俞家大房那麼最合適的盟友,還因為對方大致知道這一次操作的利益,之後跟青畫投資董事會彙報第三季度收益的時候可以讓對方閉嘴。
荊無憂在北美的操作團隊裡安插了人,阮承海早就清楚,卻假裝不知而已。
適當地不做提防,可以有效地取信對方。
只是,那個姓周的,收到他簡訊這麼久了,怎麼一點回應都沒有?
是自信,還是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