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前世的自己,要是有這樣的好處,就是倒貼錢,他也早就眼巴巴地湊上去了。
但是,有別的合作物件可以選擇,他為什麼不選條件更好的。
論名氣,海州外國語學校才是海州境內中小學的NO.3,名氣直追海州一中和鹿城一中;
論師資,剛剛創辦三年不到的鹿城外國語學校老師很多都是從海州外國語學校挖過去的;
論成績,還未有初三學生中考成績的樣本,鹿城外國語學校都不好打招牌。
以目前的綜合實力來說,鹿城外國語學校拍馬都追不上海州外國語學校。
只可惜,海州外國語學校自持身份,也只是在前兩天的時候打過電話,讓人送來一個邀請函,讓鹿城本地的幾個培訓部一起去他們學校商討合作事宜。
那個說話態度,比眼前的馬校長差了不知多少,周安安根本沒準備湊上去。
在這個方面,暫時身為鹿城教育培訓機構的NO.1大佬,他不著急。
“不用看了。這樣,周校長,你說一個合作方案,我聽聽。”
第一次洽談,本就是有來有往,馬敘也不會覺得說個三兩句話就能把對方哄住了。
他當然知道海州外國語學校的動作,他們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從對方那裡挖過來的,時刻關注著那個海州境內第一私立名校的舉動。
正是因為這樣,身為副校長的馬敘才會親自出馬,準備用最大的誠意搞定目前鹿城境內最大最好的培訓部。
要是對方的條件合適,他也不介意順水推舟。
“這是我準備給海州外國語學校開出的條件,馬校長看看。”
從手邊的資料夾中拿出一張沒有用到過的記錄表,周安安遞了過去。
初中升學考試大綱和全套的五年師資培訓計劃......
80個保送名額......
要錢什麼的,太俗了。
同樣是免費提供考試場地給對方,但是周安安需要的,是長遠的規劃。
師資培訓,可以減少他大量的投入,也可以快速開展針對性的小學專項培訓。
來參加培訓的孩子,不止可以考鹿城外國語學校,也可以考海州外國語學校。
只要能拿到海州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入學考試的時間和地點,他還能拒絕別的學生報考?
至於80個保送名額,也是培訓生源的保證。
雖說鹿城外國語學校成立時間短,比不上海州外國語學校的名氣,但是對方重點宣傳師資的時候用的是海州外國語學校名師,在一些家長眼裡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未來幾年,鹿城外國語學校也會開始出成績,加大宣傳,猛烈挖海州外國語學校的牆角,逐漸開啟私立名校的局面,在海州私立中學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這也是周安安提出他們培訓機構必須擁有保送名額的原因,這個東西才是真正值錢啊。
沒有保送名額,他們培訓部考出去的學生成績不達標,那不是損了他們狀元教育的名頭,傻子才幹這活。
在周安安心裡,80個名額是試探的要求,最終能談下來50個,就不錯了。
“這個要求,我拿回校董事會討論一下,再給你回覆。”
看完這份意見表,馬敘意味深長地看著眼前的少年,眼裡滿是讚歎。
年輕,老到,難怪能辦出這樣規模的培訓部。
這樣的人,以後,也可以長遠合作。
只是,這樣的條件,他一個副校長決定不了,校長也不能一言而決。
董事會,才是最大的決策權所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