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滿了?什麼情況?”
存完錢之後,剛去崇和門廣場拿了幾杯奶茶準備犒賞一下辛苦的少女們,結果回到培訓部的周安安就聽到美眉說初三第二個班已經報滿了。
這一來一回,也就不過三四十分鐘而已,之前那個班裡可是還有十五個名額的。
“這是海州中學一位李老師的號碼,這十五位學生都是他介紹過來的。”
拿出一個號碼,史明暇跟男孩解釋了一下。
“有意思。”
看著那個號碼,周安安走上樓,撥通了電話。
原本他還沒想過如何走通本地在職老師的關係,結果對方先送上門來了。
“李老師,您好,我是狀元教育的周......”
打完電話,周安安站在窗前看著不遠處的海州中學,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雖說有中考真題這個大殺器,但是和學校里老師的關係卻是必須維持的。
畢竟,真正優秀的生源,很多都掌握在老師們的手中。
換做普通的家長,若是任課老師說主動給你孩子補課,是去呢還是去呢?
在這一方面,培訓部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只不過是最近教育部出臺的政策有些嚴厲,在職老師們不敢以身試法,才給了校外培訓部的黃金髮展期。
幾年之後,任課老師帶生的情況蔚然成風,校外培訓機構的招生就有些麻煩了。
再者,若是周安安拔苗助長,強行把大部分水平一般的送進了重高的大門,之後跟不上學習進度,那也是有損培訓部的顏面不是。
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一部分真正優秀的學生。
狀元教育,只是給他們一塊敲門磚,以後的發展就有得說道了。
做培訓,還是要有責任心的。
“初三四個教室,初二兩個,初一兩個,貌似大教室有點不夠用。嗯,安排兩個十人的小班,收費嘛,三千漲到六千。”
“小學部,二十人一個班就好了,多了不好管理。”
“老師有點不夠用,實在不行,初一還可以讓自己人頂上,初二、初三就不行了。最好的話,還需要一組四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啊。”
......
26號,周安安、史明暇和四位全職的老師開了個簡短的小會,商量了一下培訓部目前的問題。
中考狀元的出現和無以倫比的中考上線率,徹底引爆了整個海州中學的家長圈,單單是海州中學和鹿城外國語兩個學校的初中學生,就湊足了好幾個班。
如今掣肘培訓部發展的問題,是大教室的不足,和師資的薄弱。
原有的培訓部設計,二樓三樓分別有20平米的教室3間,25平米的大教室2間,15平米的小教室2間,合共14間教室。
加上一樓空出來的兩個房間,可以有16個教室,可以說足足能容納學生330人,目前來看竟然還有點不夠的意思。
師資的情況,周安安已經聯絡了黃初的張主任,對方答應幫忙搞定。
在原先預定八名科任老師的情況下,再增加四人,每人每天八節課。
暑假班裡連軸轉,不知道會不會有老師吃不消。
至於教室,只能另闢蹊徑了。
在RMB開道下,新場所的裝修程序已儘可能加快,但是工期完成最早也要等七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