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良心的老師,周安安沒有組織學生們對答案猜分數的殘酷考驗,只是讓陳柔她們去應付那些同樣處於煎熬中的家長的諮詢。
“預祝咱們以後合作愉快。”
校長室裡,周安安和兩位簽了合同的全職學姐握了握手。
除了先前語文專業的何園園和數學專業的陳柔,新增加的兩位全職老師分別是英語專業的陳露萍和化學專業的江曉瑤,這下子語數英科都配齊了。
有過多年的培訓班從業經歷,周安安深知,沒有培養自己老師的培訓班,是不穩定的。
只有留得住專業的人才,培訓班才能做大做強,做成一個品牌。
為了培養這四位全職老師,安排她們去初中學校培訓進修,周安安特地聯絡了一下施院長。
原本這種事情聯絡一下黃岩初中的張主任也能安排,但是周安安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麻煩院長。
“發展得不錯啊。”
看完手中的策劃方案,施明迪面帶笑意地看著眼前的少年。
“還是多虧了您的栽培。”
在這位院長面前,周安安的姿態很低。
“你這個策劃案裡面說的前景太虛了,我就一個要求,你們培訓部每年必須提供十個崗位給我們院裡的應屆師範畢業生。”
拿起手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施明迪笑眯眯地提了一個要求。
畢業生的就業率,也是他這個院長的考核之一。
“十個?院長,我怕我們培訓部的規模跟不上啊。”
一聽校長的要求,周安安臉色一苦。
這樣的要求,周安安還巴不得多來幾個,可是卻不能太輕易答應,不然還以為他佔便宜了。
原本,周安安隨便劃拉出來的培訓部未來發展規劃裡,每年可以接收五位海州學院的應屆師範生,提供二十到三十個勤工儉學崗位,以提高和海州學院的合作。
畢竟,未來培訓部要發展到其它城市,招取那些城市本地的師範大學生更為適合。
唯一的不好,就是沒有海州學院這邊有上層支援來得方便。
當然,若是海州學院這邊每年招收十個畢業生,培養出來也可以派到別的城市去,只要待遇跟得上。
至於需不需要這麼多老師,看過今年中考試題的周安安表示完全沒有壓力。
“年輕人,要有點衝勁嘛。聽說,你新租了一個兩千多平米的場地,這就很好嘛。規模擴大了,全職老師需求量肯定要增加,我也算為你分擔一些壓力。”
作為長輩,施明迪覺得幫助晚輩分擔點壓力完全沒有問題。
對於這個學生,他還是很看好的。
“可以,既然院長這麼關心我這個學生,我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當然,事先宣告,我輔導班的全職人員可能會派到別的城市,若是咱們學校的應屆畢業生不願意,那我可沒辦法。”
“沒問題,你每年二月份送一份崗位需求名單過來,我讓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