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了?”
農曆十八,周安安收完一個小學生家長交來的學費,問了一下旁邊負責排課的陳柔和田恬甜。
人多了之後,未免學生課程之間有衝突,一個人排課都可能會有失誤。
“小學部已經有128人了。”
看了看電腦上的排課表,田恬甜回答一句。
“這麼多了。”
一直收錢還不覺得,周安安沒想到小學部這麼快就到了容納人數的臨界點。
再看了看面前的抽屜,一疊疊信封整齊地放在裡面,每一個信封都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學費。
這培訓部,還挺賺錢。
“老闆,我們真的只收140個小學生嗎?初中部那邊還是可以安排出一兩個教室的。”
眼見生意如此之好,田恬甜為學弟老闆出謀劃策。
老闆多賺一點,她們的工資才會提高嘛。
“不行,初中部和小學部必須分開。”
對於學姐的提議,周安安也很心動,但是為了教學效果,依然忍痛否決了這個方案。
先前所餘名額不多的訊息,本是周安安自己放出去了,就是為了造成一個飢餓營銷的假象,當然其中一部分也是事實。
沒成想,效果好得有些出乎意料。
這年頭的培訓班剛剛興起,哪裡會有人嫌學生多,只要有學生報名,全都會收下,幾乎來者不拒。
可是狀元教育剛開始就把場面鋪得很大,第一個學期的學生人數堪堪達到了兩百六十人,覆蓋面極廣。
加上週安安最初定下的基調,對於學生成績的提高還是有不錯的效果,口碑自然也就出來了。
如同以下的對話出現,更加提高了狀元教育的逼格。
“對不起,盧準爸爸,我們覺得您還是去別的培訓部看看,畢竟盧準的天賦還是不錯的,就是不太適合我們培訓部的教學。”
“周老師,沒關係沒關係,真是麻煩你了。”
……
“不好意思啊,徐睿媽媽,徐睿上個期末的成績,我們也沒有想到。徐睿的資質還是不錯的,或許是我們的教學不太適合徐睿,您再看看別的培訓部,看看有沒有適合他的老師。”
“好的,周老師,先前讓你費心了。”
……
“志成媽媽,事情就是這樣的。可能是我培訓部的教學模式不太適合志成,您可以再看看其它培訓部。”
“嗯,周老師,那我先看看。”
……
有了不錯的生源,周安安針對上個學期出現的問題,將一些基礎太差、被父母寵壞的中小學生一一辭退,去蕪存菁,加強口碑的建設。
這個舉動並沒有讓培訓部的學生不少,反而是一些原本觀望的家長快速定了下來。
有時候家長就是這樣,誰都能進的培訓部,她們還一點都看不上。
有了門檻之後,瞬間就感覺不一樣了。
人心,就是如此。
“阿姨,還忙得過來嗎?”
開學才兩天,周安安關心了一下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