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四位將帥拱衛的,自然是太子殿下朱高熾了!此刻他一身金黃色的戰甲,端坐在寶座之上,放眼前望,龍旗蔽日,環顧左右,金戈輝煌!近處,是數千名王公官員望塵拜舞,遠處,百姓們人山人海,高呼萬歲!
這真是最極致的風光,最頂尖的尊榮,人世間只有一人配得上這份榮耀,之前是自己的父皇,如今終於輪到了自己!
太子殿下鐵青著臉,看著眼前萬眾臣服的場面,數十年的恆久忍耐、無數次的屈辱折磨,自己終於捱到了這脫苦海的一天!為了這一天,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付出了太多太多,以至於朱高熾此刻都分不清,心中是喜悅多一些,還是苦澀多一些……
太子殿下在寶座上思緒萬千,戰車繼續緩緩前進,當來到太孫和眾大臣近前時,朱瞻基率先跪倒,嘶聲吼道:“兒臣瞻基恭迎太子殿下!父親聖體安康!”
朱瞻基身後,成國公、陽武侯、蹇義、夏元吉、楊士奇……所有前來迎接的公卿大臣,文武官員,共計兩千餘人,便轟隆隆的一齊跪下,放聲高呼道: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殿下聖體安康!”
那兩千餘人的高呼聲,足以穿透雲霄,也將太子殿下從回憶中喚了回來,仔細打量著朱瞻基和眾大臣那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突然他眉頭一皺,輕聲問道:“仲德何在?”
“這……”朱瞻基見太子不叫起,反而詢問王賢何在,心中咯噔一聲,一時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原本在太孫看來,王賢是殺死漢王父子的嫌疑,甚至連大行皇帝的死,都與他脫不開干係,太子就算不追究,也會對王賢敬而遠之,以免沾上弒父殺弟誅侄的罪名。所以他才會將王賢直接留在京城,一是為了出口惡氣,二也是盼著王賢心生不滿,搞點什麼事情出來,讓太子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想不到,太子一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問王賢……
見太孫愣神,一旁的楊士奇趕忙沉聲答道:“回殿下,趙逆餘黨不甘心失敗,京中依然不穩,必須有重臣在京坐鎮,太孫殿下才能安心率百官出迎。而樂安侯便是坐鎮的不二人選。”
“嗯。”朱高熾緩緩點頭,這才話鋒一轉,感激的看著楊士奇、楊榮等人道:“父皇病重期間,奸王內宦沆瀣一氣,意圖不軌,多虧三位大學士捨生取義,堅持維護皇統,這才沒有讓奸人得逞!”說著向他們伸出手道:“請上車與孤同乘!”
“這都是為人臣者應有的忠心!”楊榮楊士奇趕忙謙遜說道:“殿下莫要折殺臣等!”
“確實是臣子應有的忠心,可孤若不獎掖,恐怕這忠心會越來越少。”朱高熾狀似無意的譏諷一句,讓場中群臣臉上都一片火辣辣……
太子殿下這樣說,楊士奇、楊榮、金幼孜便不再推辭,千恩萬謝的登上戰車,面色嚴肅的侍立在太子身旁。其實三人心中激動地不能自已,雖然永樂朝,他們也時常在皇帝的鑾輿上伴駕,王公大臣們對他們也尊敬有加。但就像對太監的巴結,只是因為他們是天子近人而已,心裡自然是瞧不起他們的。
事實上,在朱棣心中,六部尚書才是文官領袖,他們這些內閣大學士不過是機要秘書而已,與太監無甚區別……
現在,他們卻被太子視為國之重臣!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他們重要、功高,所以才會堂堂正正陪王伴駕!這是在永樂朝苦求而不得的,也是他們一直甘冒奇險,孜孜以求的!
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收穫,讓三位大學士怎能不激動的滿眼淚水,只是一來不想同僚嫉妒,二來也想給太子留個老成持重的好印象,所以三人強忍著激動,還要擺出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來。
雖然和太子已是舊相識,但眼下掀開了新篇章,所有的人和事,都要重新來過!
。
百官跪迎之後,太子的戰車繼續緩緩前進,在戰車上陪王伴駕的,除了原本的四位將帥,還多了三位大學士。
對三位大學士獲得的殊榮,群臣自然心頭酸酸,尤其是成國公、蹇義這樣的權貴勳臣,陪王伴駕應該是他們的工作,如今陪在太子身邊的,卻是三位大學士,他們身為公爵、天官卻只能跟在戰車後面步行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