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有些吃力的吞嚥下這枚大號的丹藥,險些噎出淚來,用帕子擦擦眼角,皇帝輕聲問道:“都準備好了嗎?”
“回皇上,都準備好了。”黃偐知道皇帝擔心什麼,趕忙答道:“京城已經戒嚴,朝會結束以前,閒雜人等一律不得上街。禁軍也全都準備就緒,只要一聲令下,馬上就可開出軍營。”
“嗯。”朱棣點點頭,又問道:“朝會都安排好了嗎?”
“向王賢發難的大臣,都已經做了保證,到時會依次出班上奏的。”
“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吧?”朱棣還是不放心,再問一遍。
“皇上,一切都安排好了,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黃偐跟朱棣這麼多年,還從沒見過皇帝如此慎而重之的對待一個手無寸鐵的大臣。心中暗道:‘恐怕就是廢太子,也不過如此吧……’
朱棣也知道,自己有些過於憂心了,但事情實在太過順利,順利的讓他產生了懷疑,如此一個大奸大惡之徒,怎麼會絲毫都不掙扎,就乖乖束手就擒?所以越是事到臨頭,朱棣就越是心裡沒底。一顆懸著的心,恐怕只有塵埃落定才能徹底放下……
“看來朕真的是老了,要是退回幾年,哪有這麼多顧慮?”朱棣自嘲的笑笑,丟掉手中的柺杖,用盡全身力氣坐進了玉輦之中。
“起駕!”黃偐拖長著嗓子吆喝一聲,十六名身強力壯的太監,將沉重的玉輦緩緩抬起,穩穩向前……
昭和殿前,金臺帷幄早就安置妥當,八百名雄赳赳的大漢將軍在殿前廣場擺開儀仗。三聲響鞭之後,眾官員迅速在金臺下序班完畢。
便有鴻臚寺官員高聲唱道:“百官恭迎皇上!”
“臣等恭迎皇上!”文武官員們依言跪在金臺前。朱棣在黃偐的攙扶下,在金臺帷幄中升座,群臣山呼萬歲,皇帝點了點頭,黃偐便扯著嗓子道:“百官起身。”
百官謝恩之後,爬起身來站好。
朱棣目光凌厲的掃過金臺下的群臣,最後在王賢身上落定。王賢依舊低眉順目,似乎沒有感覺到被皇帝注視。
朱棣知道王賢肯定感覺到了自己的目光,冷冷一哂,才沉聲道:“今日早朝,可有官員缺席?”
當值的鴻臚寺官員趕忙朝御座跪拜,恭聲道:“啟稟皇上,共有五十六名官員缺席。”
“是何原因?”朱棣微微皺眉:“難道沒有傳達,今日不得缺席?”
“其中三十二名官員請了病假,一十二名告了事假,其餘十二名,臣不知是何原因。”鴻臚寺官員趕忙答道。
“傳朕的旨意,將今日缺席官員名單開列,著東廠一一查問,確實情有可原者官降三級,罰俸一年。無故缺席者一律開革,永不敘用。”朱棣冷哼一聲道:“膽敢藐視朝廷法度,明明有旨意也膽敢置若罔聞者,朕是絕對不會輕饒的!”
“遵旨……”老太監趙贏出班領命。
見朱棣張口間,便發落幾十名大臣。殿前群臣無不變色,但也知道這不過是皇帝的開胃菜,真正的大戲還在後頭……
“各衙門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待皇帝問完,黃偐便高聲唱道。
於是,眾大臣便按照奏事序列,吏戶禮兵刑工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門依次奏事,但今日無論是上奏的大臣,還是聽政的皇帝,都透著一股心不在焉的味道,完全是敷衍公事,所有人都在等待輪到都察院的那一刻……
朱棣的左肘靠在龍椅的扶手上,右手擱在眼前的御案上,手指下意識一下下輕叩著桌案。那道凌晨時分親筆寫就的旨意,已經攤開在他的面前。皇帝不時瞥一眼那道聖旨,再看看王賢,想從他的臉上看到些值得玩味的表情。
然而皇帝失望了,王賢依然靜靜立在那裡,臉上什麼表情都沒有。因為他知道,朱棣本可以一上來就讓人向自己發難,但皇帝偏不,非要等著六部依次奏完才開炮,無非就是在貓戲耗子,想多折磨自己一會兒而已……
小半個時辰後,六部敷衍完畢,眾官員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左都御史王彰的身上,心中狂叫道:‘來了!’
王彰暗歎一聲,步履沉重的出班,在眾目睽睽之下,向皇帝跪拜,然後舉起笏板,沉聲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