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戰爭經驗何其豐富?他何嘗不知從種種跡象看,瓦剌軍隊是在有意識的誘敵深入,而前鋒部隊打敗的敵軍,很明顯是馬哈木故意放出來的誘餌,如果繼續深入,必然會遭到嚴陣以待的瓦剌大軍的伏擊就像五年前邱福那次
這時候最理智的辦法,無疑是在此地等待馬哈木前來決戰,但這又是最不聰明的。因為大明軍隊已經離開國境四千裡,距離最近的後勤基地也有八百里,全軍所帶的糧食就那麼多,還要留下足夠返回廣武鎮的口糧,時間十分緊張,根本容不得拖延――這種情況下,找到敵人的主力戰決才是正辦
幫皇帝下定決心的,是後方快馬加鞭送來的急報,數日前一場雷擊,引著了糧倉,雖然搶救及時,但仍有半數糧草被焚燬,都督譚青已經畏罪自殺……
聞聽此信,朱棣如遭五雷轟頂,滿心都是要殺人的念頭。這樣不僅從廣武鎮調糧的希望破滅了,大軍返程路上的供給,都要成大問題
短暫的驚慌之後,無比堅毅的皇帝陛下,迅穩定心神,沉聲下令封鎖訊息,洩露者殺無赦,然後下令後方沿途的堡壘一面嚴防死守,不能再出現意外,一面緊急調糧、供應前線。
“老夏,你說說,我們的糧草,會不會出現無以為繼?”朱棣眉頭緊鎖道:“國內已經收完夏糧了吧?”
“回皇上,已經收完了,如果一切順利,應該不會無以為繼。”夏元吉字斟句酌道:“把各個堡壘的糧食勻一勻,返程的路上,讓將士們吃個七八成飽,還是可以的。”
“嗯。”朱棣緩緩點頭,有老成持重的夏元吉謀劃著,看來情況還不算太糟糕。但是這一把火,已經徹底燒光了他猶豫的本錢,要麼退兵,要麼進兵,現在必須下決斷了
現在,知情者唯有夏元吉和幾位大學士,朱棣沒有把廣武鎮的事情,告訴他的將軍們,自然也不會再召集他們來商量,一切都要聖心獨裁了,所有的後果,也將由他一個人承擔
小半個時辰後,朱棣下定了決心,便有了第二道聖旨
以他的性格,進軍是幾乎是必然的。就像當年他敢以一城之兵,挑戰擁有二百萬大軍的朱允炕一樣,對這個賭徒來說,大軍勞師遠征四個月,就這樣無功而返,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陛下,假若蒙古人知道我們後方出了問題,只要大踏步退後,便可等到我們糧盡退兵,到時候銜尾而追,我軍的損失將難以估量”楊榮不得不提醒道。
“馬哈木全軍收縮,連斥候都不敢派出來,上哪去知道我們後方的情況。”朱棣決心一下,便剛硬如鐵道:“既然他已經在前面擺好了鴻門宴,朕焉有不赴會之理?”說著冷冷一笑道:“何況,朕也有自己的殺手鐧”
“是……”身為秘書的職責已經盡到,見皇帝心意已決,楊榮便起草詔令,下各軍:
‘目標前方百里,忽蘭忽失溫,決一死戰,
忽蘭忽失溫的高山上,瓦剌太師馬哈木,得到了明軍迎面而來的訊息,面上非但沒有恐懼,反而滿是喜悅,他看著兩個弟弟太平和博羅,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我為明朝皇帝選擇的墳場,按照漢人的說法,風水還不錯吧?”
兩個弟弟笑著點頭,也是一臉的得意,由不得他們不得意,正是在他們的周密策劃之下,瓦剌大軍儲存了實力,並集結了部落最為強大的三萬騎兵,在忽蘭忽失溫以逸待勞,等候明軍的到來……原本他可以召集到六萬之眾,但是一來戰場就這麼大,三萬騎兵便已經飽和;二來他也不想讓答裡巴在這種場合露臉,便讓他帶著博爾濟吉特部的一萬騎兵,在側翼威脅明軍。還有就是,在明軍強大的壓力下,一些個膽小的傢伙逃之夭夭,還有些竟於脆投敵……
好吧,不想這些糟心事兒。馬哈木之所以挑選忽蘭忽失溫為戰場,因為這裡有成吉思汗的在天之靈,因為瓦剌已經退無可退,再退就只能回大西北了。更因為這裡的地勢多山,有利於隱藏部隊。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一旦明軍抵達預定戰場,大軍從山上俯衝而下,便會形成無可阻擋的滾滾鐵流,明軍的任何陣型,都會被衝個稀巴爛。陣型一亂,明軍有多少人都沒有用,在驍勇的蒙古騎兵面前,全都是待宰的羔羊
馬哈木不愧是一代梟雄,明軍一踏入漠北起,就落入他的算計中,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居高而下、一舉蕩平,整個戰術一氣呵成,現在獵物已經入彀,勝利就在眼前他要在這成吉思汗長眠之地,擊敗不可一世的明朝皇帝,一血蒙古人幾十年來的恥辱而他馬哈木,也將成為全體蒙古人無可爭議的大汗
隨著皇帝陛下一聲令下,明朝大軍拋棄所有不必要的輜重,向著目的地挺進
當然,為了保持體力,急行軍是不可能,明軍每天只在清晨趕路,辰時天剛熱便休息,一百里的路程,大軍整整走了六天
六月初七,大軍前鋒抵達忽蘭忽失溫,朱棣的鑾駕也移到了最前沿,站在小山包上,眺望著遠處的草原,不禁抽了口冷氣……只見遠處群山險峻,正是居高臨下之勢。
“馬哈木必然在那裡。”不用等斥候打探軍情,朱棣便已經斷定,這裡就是馬哈木選定的戰場了。
“父皇,兒臣願率部下出戰”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戰場上,朱高煦兩眼放光,躍躍欲試道。
不只是他,各路將領都紛紛求戰,他們也都實在是憋壞了。
通常作戰時,都是騎兵打頭陣,所以請戰的都是騎兵將領,步兵將領們則很自覺的閃到一邊。
然而朱棣環視眾將,目光卻落在了站在一旁的成山侯王通身上,淡淡笑道:“王愛卿,有沒有信心為朕打這個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