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最慘的怕還是朱元璋了,此時也是忍不住眼眶溼潤起來。
大年初六,朱元璋便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親被活生生的餓死了。
大年初十,父親屍骨未寒,朱元璋又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大哥被活生生餓死了。
正月十二,大侄女在自己面前被活生生餓死。
正月二十二,母親將家裡最後一口吃食留給了自己,在自己面前被活生生餓死。
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自己一家老小,竟然一個個在自己面前,活生生的被餓死了。
這是多麼慘絕人寰的事情啊!
自那時起,朱元璋原本那顆肉長得心,漸漸的變成了石頭。
他暗自發誓,不把蒙元連根拔起,就誓不為人!
他要讓天下再無貪官汙吏!
他要讓百姓再不會因為飢寒喪命!
“有了此等神物,天下再無人忍受飢寒!”
“沒錯,有了此等神物,原先的口糧只能勉強養活一兩個人,如今便是翻上一倍,不,三倍四倍都不成問題了!”
“要是大明四處都種植這等神物,咱大明未來何愁不興盛?咱大明的人口勢必可以翻上數倍!”
......
這群人對於這種畝產高達數千斤的農作物出現後,心裡第一個念頭便是,大明的食物不愁了,大明的國力便會蒸蒸日上,大明的人口也會井噴式爆發。
如今仍舊是小農時期,人口確實是擺在首位的。
只要人口上來了,國力就會上漲。
一旦人口不足,國家距離滅亡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而封建時期,人口上漲或者下降的根本核心,就在於食物是否充足了。
整個大明,最巔峰的時期,人口也才一億出頭,到了清朝的時候,人口才迎來i井噴式的上漲,基本都能維持在兩億人以上,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了四萬萬人。
清朝當家作主的是滿族人,貪官汙吏也不少,皇帝甚至不如朱元璋。
之所以人口相差如此之多,根本原因就是滿足皇帝遇到了好的時代。
努爾哈赤入主中原的時候,小冰河時期也基本快結束了。
而這個時候,他們有跟歐羅巴人存在海外貿易,因此讓紅薯跟土豆以及玉米,傳進了華夏。
有了這些東西,加上小冰河時期的結束,基本上不會再有人被餓死了。
因此此時的朱元璋看見這三種農作物,已經篤定大明的未來一片光明,超過歷史所有朝代,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現在就是糧食才是國本,民以食為天的朝代。
只要糧食足夠,餘下的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