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片開始之前,我要給你們回憶一下過往。
我是在寫《問鼎森羅》的時候,發現的這件事。
問鼎森羅裡面,有一個在只有幾十章的時候就登場的角色,他一登場,我就故意的塑造成那種亦敵亦友的關係,他是敵人,會算計主角,同時也是贊同主角理念的人,只是因為立場問題,他有自己的目標和志向,所以沒有成為主角的隊友。
這個角色我給了大量的筆墨塑造,在大家都開始期待他入隊的時候,我咔嚓一下刀了,主角的救援就來晚了一點點。
那是《問鼎森羅》這書最強的情緒爆發點,這個亦敵亦友的角色人物弧光非常的飽滿,因為真的花了很多的筆墨,所以由他引發蛻變之後,主角的弧光也非常飽滿。
這應該是《問鼎森羅》最有衝擊力的爆發點。
在寫這段之前,我從來沒有試過殺用這麼多筆墨塑造的角色——有老讀者可能會說《蒼空戰旗》你甚至殺了女主,但是蒼空戰旗那個真的是寫的過程中覺得應該發把刀的,不是一開始就謀劃好的,而且那個時候我畢竟才21歲,實力還是不夠,整體的弧光啊鋪墊啊都沒搞好。
但是《問鼎》這個,讓我有種感覺,就是我神功已成。我當時覺得,一路跟讀到這裡的讀者,應該就是我的鐵粉,我的基本盤了。
然後我就發現並沒有這回事。
我驚訝的發現,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尤其是那些喜歡在貼吧、NGA和優書網對我指手畫腳的那部分人,他根本就沒有感受到我預想中的震撼。
然後我進一步發現,原來對於這些人,我之前對那個亦正亦邪的角色的塑造是灌水,我發刀只是尋常的刀角色給主角開掛找理由,他們甚至覺得我刀的是個還沒有入隊的角色,主角爆發很莫名其妙。
我反而被他們震驚了。我花了那麼多筆墨那麼多心血完成的人物弧光,我已經神功大成的情緒傳達,他們居然沒有感受到!
然後我才發現一件事: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鑑賞能力和感受力的,就算情緒傳達效率已經強到我這樣,他們也感受不到情緒。
特別是某部分喜歡在貼吧之類的平臺BB的盜版使用者,他們之所以一直是盜版使用者,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那個感受力,無法被打動,自然也就沒有“被打動了然後跑來充錢”這個環節。
我的感受力是很強的,我看電影,該爆小珍珠的時候就會狠狠的爆,我以為大家都這樣。但是顯然並非如此。
就是這些人,會把《我在東京教劍道》裡面救晴琉的那一段,形容為二次元寫手特有的口號式爆發。最搞的是,我看了那個帖子,很明顯我的功力,已經穿透了這部分人的心之壁,讓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段確實“有點嗨”,但是他們自己意識不到這點。
他們看不出來什麼人物弧光,分不清什麼是鋪墊什麼是灌水,更不懂我行文中的浪漫。
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我就有種衝動,能不能把這些人都趕走,讓他們不要來看我的書?
看著人的評論真的非常高血壓,我本來就生理上高血壓了,再看這些人的評論,精神上的高血壓直接讓我快爆血管了。
但是那個時候我渴望衝擊三萬均訂,渴望證明自己,所以我忍了。
現在好了,我就是個撲街,我想讓誰滾就可以讓誰滾。
《君臨法蘭西》還沒有跳脫慣性思維,所以整體的結構看起來還是挺網文的,這本就不一樣了,從一開始就豎起一道高牆。
我這真不是撲街了才開始找補,是一開始就奔著撲街去的,我寫完第一章,我就知道這本書必然撲街。
這本書的開篇,突出一個不符合我要求的讀者給老子爬。
看似一開始就空降一個妹子,是個輕區常見的戀愛喜劇開頭,但是我就是不寫和妹子的戀愛互動,我寫火箭,寫宇航員恢復性訓練,寫在飛船裡的衣食住行~
我再整一個讓人想抽他的主角,毀掉代入感!
故事節奏也突出一個平鋪直敘,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我可不可以寫成有衝突的狀態呢?顯然可以,比如最開始那個相親的妹子的媽媽,就是站的反派位置,按照一般的都市文架構,後面她就該引出新的反派,然後完成閉環。
但是我沒有,反派幾千字退場了,沒有後面的反派了。盧瑩瑩的老爸也不站反派位,哎,就突出一個沒有衝突~
到第九章之前,全部平鋪直敘,當公路片一樣寫。
第九章之前唯一一個起伏,是第七章的情緒爆點,是為了第十章的爆發做的鋪墊,但是這個爆點,只有具備我所要求的感受力的人才能感受到。對於沒有感受力的人來說,這就是“二次元寫手特有的尬喊口號”。
整個前十章,就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讀者篩選器,對於沒有被選中的讀者來說,這十章枯燥無味,人物對話冗長,劇情平鋪直敘,而且充滿了無意義的細節描寫。
但是對於被選中的讀者來說,這十章展現了迷人的世界觀,太空軍樂觀進取的精神面貌,主角的人物弧光,還有那該死的浪漫。
浪漫懂嗎!
因為我這個人得罪了某盧的某個大工作室,所以本書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書評區有好幾個某盧同行寫的分析,煞有介事的分析本書寫得有多麼多麼的不好,我把這些帖子全都加精置頂了,當成勳章一樣掛在書評區,然後對這些同行施加無情的嘲笑。
在我看來,這些同行的“肯定”,代表了前十章設計得極其成功。比較可惜的是,這些同行可能被我連續嘲笑他們是識字的白丁的舉動破防了,所以把這些帖子都自己刪掉了。我恨死起點書評區能自刪帖子這個設定了。
多虧了這個篩選器,本書的間貼大部分時候看著都令人舒心。
我在肆意妄為的寫著我的故事,然後經過篩選的、能跟得上我的審美的讀者沉浸在故事裡。
但是這份美妙,最近開始不對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