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沈曉飛放暑假,王秀芹和沈老太帶著四個孩子回了村裡。
林希跟著幾人一起,只是半路在遼省下了車。
她下車之後先是給四哥林建軍去了電話,叮囑他火車到站之後幫忙去接一下。
打完電話之後,她坐車去了鋼廠。
去年有了林希那五百萬資金注入,鋼廠總算順利度過難關,這一年鋼材價格穩定,廠子裡效益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
林希雖然掛著廠長的名頭,但平日幾乎不過問廠裡的事情,她知道如果不出意外,這幾年鋼材廠肯定是盈利的。
這次過來,也是張彬給她打了好幾次電話,推辭不過這才過來的。
“喂喂,你找誰?”
眼看她都已經進門了,男人這才吐掉口中的茶葉沫子,放下報紙從傳達室出來。
林希停下腳步:“我姓林。”
“誰管你姓林還是姓李,我問你找誰,沒看現在都在上班呢,鋼材廠可不是隨便進的地方。”
“瞎了眼了,沒瞧出來這是廠裡的林廠長?”
張彬推著腳踏車過來,車把上頭掛著革面公文包。
到了近前先是朝林希歉意的點點頭,然後看向男人:“老周,領導都說了多少回別一天到晚混日子,也用心記一記人,你這崗位也算是廠裡的門面了,怎麼依舊不往心裡去?”
叫老周的男人喏喏應是,心裡這才猛然想起來,去年廠裡開大會確實介紹新來的一個廠長,而且還是個年輕的女同志,只是後來再沒見過,倒是把這茬給忘了。
“算了,咱們進去吧。”
畢竟不常來,忘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張彬便不再說什麼,推著腳踏車跟她一起往廠裡走。
“廠裡改進了一條生產線,生產量比之前提高了20%左右,技術提高了,操控的人倒是用不了那麼多。”
“……管理制度一直比較混亂,違規違紀也早就是常態了。5000多人的員工,一個月內竟然有三千多人出現了違規違紀的情況。為此張書記還特意派我和另外兩個領導一起去其它廠裡借鑑學習了一個多月,但說實話,收效甚微。”
“年初廠裡請了個留洋的,說是在大廠裡待過,對管理很有研究,大刀闊斧的亂改一氣,底下的人都快壓不住了,大夥這才想起來,你公司也有不少人,管理方面肯定有一套。”
聽完張彬的話,林希心裡大致有了猜測。
說的好聽是請她來出主意的,但估計多半是找她來做這個惡人的。
如今廠裡改進生產線,技術提升肯定用不了那麼多人了。
但廠裡的員工大多盤根錯節,不知道誰跟誰拐著彎就是親戚,加上都是為了廠裡奉獻了一輩子的老人,用誰不用誰,怎麼考量?
林希雖是掛著廠長的職位,可除了那500萬,幾乎沒在廠裡露過面,這個‘壞人’讓她來當,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事實也正如林希猜測的一般。
張書記張鳳山對於她的到來便是了熱烈的歡迎後,也把話題引到了改制上面。
“尾大不掉。廠裡白白養著這麼多人,光是每年這一項支出就不少錢。”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些員工倚老賣老,根本就不服從工作調動安排。
逼急了就來一句:“我上班那會兒你還穿開襠褲呢,你爸還得叫我一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