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川:“我們第一次接這個活,對方說等交工的時候再給錢。”
“那不成。”
林希態度比較堅決:“我們屬於包工包料,按照其它建築公司的要求,最少也要前期30%打款,如果對方不想一次性付那麼多,可以先打15%,第二個月再付15%,最後尾款一次性付清。這是我們做的最大讓步,如果對方不同意,那我們可以不接這個活。”
即便人工費不出,材料費對方是必須要保證的。況且公司才起步,最後扯皮的事情她可沒精力耗下去。
楊川點頭,想到另外一件事,他又開始發愁起來:“即便有這15%,我們也要投不少錢進去,公司現在賬面上那幾千塊……”
他最擔心的就是後續資金的問題,萬一跟不上可怎麼辦?
“要不我先跟大傢伙說說,這兩個月的工資先暫緩,等學校那頭給借款了,咱們再一次性結給他們。”
林希當即反對道:“不行,我們寧可不接這個活,工人工資這一塊也一定要按時如數發放。他們出來打工賺的就是辛苦錢,公司的風險不能讓人家去承擔。”
“至於錢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如果放在後世還好辦,她有房產和執照,可以直接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現在銀行放貸都是給國營單位,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是不打算借用空間的。
“前兩天我一個小學同學還找我來著,說他得到訊息能去銀行領錢花,不要利息還不限時間還款,銀行又不傻,還能白往出給錢花?那小子嘴裡沒一句正經話,肯定是騙子,聊了幾句我就再沒搭理他。”
想到當時同學說的話,楊川突然有些後悔了,管他騙不騙人,能先弄點錢解了燃眉之急才好。
林希聽見他的話卻是心思微動。
“是不是真的,咱們去銀行看看不就知道了。”
於是兩人去了距離不遠的一處郵儲銀行。
櫃員看到兩人進來,例行公事的詢問兩人想要辦理什麼業務。
當得知兩人是來辦貸款的,態度十分熱情,先是將兩人請去了另一處單獨的辦公室,然後又去把銀行的經理叫了過來。
“你好你好。”
穿著工服的銀行經理剛一進來,就主動伸手過來與楊川握手。
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禮遇,尤其還是一個支行的行長,楊川懵了一瞬,趕緊回握回去。
幾人落座之後,行長詢問道:“咱們是哪個單位?”
“山川建築公司。”
“山川?”行長愣了一下:“上級單位是哪個?”
林希從他剛剛的一系列反應就知道,對方很可能是誤會了,於是開口解釋道:“我們是私營企業。”
私營?
聽到這兩個字,行長臉上熱情的表情立馬淡了幾分。
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說:“今年新出臺的政策,私營企業確實可以貸款,不過稽核條件必須滿足幾點。”
說著看向一旁的員工說:“小王你給他們說一下流程。”
“私營企業貸款必須滿足以下四點:第一必須年齡18到45週歲的我國公民,外籍人員不可以。第二具有穩定的住址和本市戶口,第三得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必須有擔保人,第四需要有建設專案或者有可行性的用途。”
末了對方又補充一句:“如果沒有能力償還,需要父債子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