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率一萬關中騎兵在離南陽三十里外的山側藏身,曹軍就地修整。
領兵校尉鮑英押來抓捕的一名斥候稟報道:“將軍,在下奉命獵殺賊軍斥候,在下趕回來時攻射殺二十三人,活捉十七人,稍加審問得知這人乃賊軍斥候什長,知道的情報多謝,特押來見將軍!”
張郃點頭對漢軍斥候道:“我問你老實回答,性命自然無恙,本將也會給你賞錢。你們斥候是如何探查、回報、有多少人、幾時回營、何時往替?”
鮑英拔劍喝道:“快說,不說實話我宰了你!”
斥候什長忙道:“我們奉命查探南陽附近五十里的情況,每兩人一隊,共十隊百人,平日並不回大營,是在南陽以北十里外的一處烽火臺稟報,休息、交替都在那裡!”
張郃意外道:“烽火臺,共有幾處?”
斥候什長答道:“三處,我知道的就三處,每處駐紮百人,我們探得的訊息都是稟報烽火臺的軍司馬,由他們斟酌是否要再向上稟報!”
張郃道:“圍城兵馬共有多少,設有幾處營寨?”
斥候什長道:“近五萬兵馬,設有十多座營寨!”
張郃眯著眼道:“你能肯定,你一個斥候什長能詳細知曉這些?”
斥候什長忙道:“營寨數量數過,兵馬數量見曾到,四五萬人有,不過那是大概一個月前,被派往這裡後至今未回過大營,有沒有調動就不清楚了!”
張郃心中趕到一絲異樣,具體說不上來,沒做多想,畢竟張郃並不指望能從一個小小斥候嘴中套出漢軍虛實。
張郃故作滿意道:“很好,你既然向我軍洩露如此情報,自然已經回不去賊軍處,賊軍處不過給你個什長。
今晚你就帶我們去拔除烽火臺,事成後本將軍提拔你做軍司馬,比原來強百倍,鮑校尉,給他五十兩金子,這是賞賜,你可要珍惜眼下立功的機會!”漢軍斥候大喜忙連聲答應。
張郃揮揮手,斥候退出。鮑英問道:“將軍,賊軍斥候所說不能全信,不如先暗中派精細斥候扮作百姓靠近窺探賊軍烽火臺情況?”
張郃皺眉道:“不行,賊軍圍城近一個月,周圍情況早已瞭解得差不多,歷來兩軍交戰百姓多是躲藏起來,怎麼會在附近遊蕩,一旦引起懷疑遭到詰問應對不當反而會暴露!用兵勝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們不能拖延,要速戰速決。”
鮑英道:“將軍所說甚是,在下是擔心不明虛實盲目進攻容易吃虧,而且城中夏侯將軍不知我等前來,無法馬上出兵配合夾擊賊軍,反倒無法盡全力,圍城賊軍要真是四五萬之多就頗為麻煩。
南陽城五十里何其廣大,賊軍只派百名斥候,可見早已鬆懈,我們試探一番未嘗不可,最好能想辦法靠近南陽城傳遞訊息,也好內外配合夾擊賊軍!”
張郃道:“不能小看賊軍,烽火臺設立說明賊軍還是重視防範的。現在急於聯絡夏侯將軍反而容易壞事,想要出其不意有時先要瞞過自己人。天一黑,先拔除烽火臺,一切順利,再行進兵!”
當天一落黑,張郃令鮑英先率一千兵馬潛行前去切斷各個烽火臺間的各處路徑,以免走漏訊息。
三十餘名曹軍精銳身穿漢軍衣甲,跟著漢軍斥候什長靠近烽火臺。烽火臺守軍認識斥候什長不禁道:“今天怎麼這麼晚回來!”
斥候什長故作笑臉道:“唉,被樹枝絆倒,摔了一跤半天沒爬起來,多虧兄弟們去找我,把我接了回來!”
漢軍守兵不做懷疑道:“你們都沒回來,軍司馬還以為出了什麼事,趕緊……!”說話間在斥候什長左右的曹軍欺身而上一刀將漢軍守兵殺掉。
接著曹軍迅速進入烽火臺,百餘漢軍分散在三層烽火臺上,曹軍利用漢軍衣甲作掩護一層一層迅速清理掉漢軍。
事畢,張郃率兵馬趕來,對斥候什長點頭道:“做得好!”
斥候什長往身後瞥著從開始到最後手持利刃死盯著他的曹軍,尷尬的擠出笑臉。他知道自己一旦有異動,這名曹軍會先殺了自己。
曹軍大軍襲來,縱然示警烽火臺亦難逃覆滅,自己只會悄無聲息的死去,不斷說服自己的斥候什長越陷越深。
曹軍押來俘虜的漢軍軍司馬,張郃加以招降,軍司馬假作投降,待張郃下令鬆開束縛,軍司馬趁曹軍不注意猛的衝上烽火臺,左右曹軍一齊拔刀亂刀砍刺,漢軍軍司馬登時倒斃。
張郃嘆道:“賊將選你守衛烽火臺倒也頗有眼光,可惜你疏於防範,終究壞了大事!”下令埋葬軍司馬,看著俘獲的其他漢軍俘虜,張郃深恐會壞事,不做招降,監押起來。
張郃繼續行軍前往拔除第二處和第三處烽火臺。張郃自認為所行隱秘,不料這一切都被離漢軍烽火臺三里之地的一處高山上的漢軍察覺到異樣。
一人小聲對為首的泠召道:“校尉,烽火臺像是被偷襲了,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