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要文官七品,不要武官一品!這句話,雖然沒有人明說,但在如今大明文人心中,就是這麼想的。
誰不知道如今的武官勳貴集團早已沒落,說的難聽點,如今的武官勳貴,那就是文官圈養在羊圈裡的羊,只能老老實實的待在羊圈裡,任由文官集團安排。
正德將林諾這個被文官集團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給弄到了武官體系中,頓時惹了眾怒,一個個官員出列上奏,引經據典,明裡暗裡的數落正德的不是。
一些言官,更是直接開噴,弄得正德很是灰頭土臉,有些下不來臺。
就連徐渭,也是替林諾感到不忿,他倒是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不斷地奏請新帝,希望能將對林諾的職位做些改變,哪怕是再看他不順眼,將他外放到某地做知府也可以。
正德強忍著怒意看著朝會中的這一幕,他還是太年輕了,面對這種滿朝官員意見與自己對立的情況,一時間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
期間他曾多次將目光轉向武官勳貴集團一方,但那些武官勳貴們,一個個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束手而立,一副‘你們隨便吵,我們就看看的樣子’,氣的正德牙癢癢,心裡直罵廢物!
這一刻,正德心裡終於明白了父皇曾經跟他說過的話,在朝堂中,需要忠臣、能臣,但也需要貪官、佞臣!
貪官可以拿出來立威,佞臣可以站在皇帝一方,與其他官員開撕,不至於使得百官站在一起與皇帝對立。
這一刻,正德迫切的需要有個佞臣能站出來為他分憂,但是可惜,這次將林諾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的事情,已經算是觸犯了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哪怕是有些官員想要當佞臣拍馬屁,也不敢在這時候站出來。
否則犯了眾怒,真的有可能會被活生生打死在朝堂上的!
不過朱厚照這個小皇帝雖然年輕,但脾氣也是倔的很,自始至終,都沒有將林諾錦衣衛指揮使職位是由先帝任命的情況說出來。
其實他若是說出來,完全可以以先帝遺旨的名義強行將此事了結,但那樣一來,日後揹負罵名的,恐怕就是駕崩不久的弘治帝了。
其實弘治之所以在臨死前將林諾任命為錦衣衛,而沒有等到太子登基後再任命,就是為了保護太子,願意替太子揹負這個罵名,而不至於讓太子日後因此事而與群臣對立。
只是可惜,父子情深,朱厚照一想到父皇剛駕崩不久,若是因此事而被文官唾罵,那他這個做兒子的就太不孝了。
“父皇是仁君,不應該揹負罵名,這個罵名,還是由我這個兒子來擔吧!”
正德心裡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一整天,他幾乎滴水未進,就那麼坐在金鑾殿上,與群臣對峙,一點也不肯退縮,不願更改命令。
自始至終,君臣雙方都沒有讓林諾上朝當面做出選擇的意思。
正德是不願林師為難,李東陽等文臣則是為了保護林諾。
在一眾文官看來,林諾肯定是不願進入武官體系的,但若是讓他當面在朝堂中表達自己的不情願,豈不是抗旨不尊?若是因此被皇帝所厭惡,那日後的前途也就算是徹底斷絕了。
不得不說,當文官集團為了自身利益抱團時,哪怕是皇帝,也會產生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而此時的正德,就是這種感覺。
這一刻,對於這所謂的大朝會,他心裡沒來由的厭煩,連帶著對於這紫禁城,他都不想再繼續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