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而已。
張合能夠破襲黑石林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曹純如果敢正面進攻,趙雲就毫不客氣的打回去,如果曹純分兵偷襲常山,留守在常山的甘風就會讓曹軍知道,臨近補給基地的重灌騎兵的戰鬥力是多麼的恐怖……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曹純不是被張合破襲,就是被天氣打敗,要麼就是因為運糧的線路比趙雲更長,消耗更多而失敗。
為了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曹純也一直試圖引誘趙雲跳到坑裡面,但和曹純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要以各種謀略來彌補實力上的差距不同,趙雲只需要穩住堂堂之兵,就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戰爭史上的絕大多數戰鬥,都不好看,也不曲折,甚至可以說是憋屈得要死,既沒有精彩紛呈的謀略,又沒有臨場急智的光華,只有毫無波瀾的搏殺爭鬥,勝利和敗退。而在這些大多數的不好看的戰鬥當中展現出來的閃光點,才真正屬於軍人,而不是依賴於謀士。
曹純其實並不愚蠢,可以說他從一箇中原長大,沒有經過多少專業的騎兵訓練,家族往上也沒有什麼騎將的傳承的情況下,如今成長為一個值得讓趙雲堂堂正正的去應對的一名將領,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只不過曹純依舊不夠強,至少沒有趙雲那麼強而已。
趙雲戰術安排很簡單,他就是用這種方式逼迫曹純去選擇更容易接受,直接能看到結果的戰術,而曹純一旦選擇這些戰術,就意味著曹純只能在較差和更差當中選擇比較差的那個,就像是曹純一而再的選擇派遣了部隊去攔阻趙雲……
這些選擇沒有錯,甚至可以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最恰當的選擇。
壯士斷腕的勇氣,棄車保帥的決然。
儲存實力才能有一戰的資本。
因為趙雲統御的騎兵並不是普通的騎兵,是當下大漢騎兵當中最為精銳的騎兵,有著足夠的經驗,有著充裕的後勤,有著堅強有力的統帥,不管是哪一個方面都壓倒了曹純的騎兵,所以如果曹純上來就和趙雲硬拼,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性。
除非胡人真的和曹軍配合……
但是胡人心思已經散亂,相互之間默契的想要看漢人互毆,曹純就被賣了。
於是,在當下趙雲正面壓迫的情況下,曹純只能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割肉儲存整體,卻因此而使得整體的力量不斷被削減,就像是六國割土於秦一般。
越是想要保全自身,便是越發的保全不了,但是捨命一戰,又缺乏捲土重來的勇氣,重要是即便是捨命了也未必能勝……
『小心……』
『舉盾!』
隨著軍校的號令,眼見著一片黑壓壓的箭雲呼嘯著飛上天空,迎著趙雲等人落下。
趙雲隨手從馬腹上摘下盾牌。
舞動槍花撥打箭矢,自然是很好看,很威風,但遠遠比簡單的舉一下盾牌要消耗更多的氣力。
以趙雲的謹慎,他連這一點多餘的氣力都不想要浪費,所以他選擇了最為樸實無華的用盾牌格擋箭矢。
驃騎制式的騎盾,也是一樣的樸實。
曹軍騎兵位於北方,有著風向上的優勢,所以曹軍率先發動了射擊。
雜黑色的箭雨在風中發出刺耳的怪叫聲,象一隻只噬血的蟲豸,飛舞而至。
『嘣……啪……』
這是箭矢落在鎧甲上和盾牌上的聲響。
氣勢很大,聲音不小,但效果很差。
驃騎騎兵冬季制式盔甲是三層,外層是鐵片,內層則是以牛皮為主,也有用豬皮的,內襯則是以在關中和隴右種植的棉花和皮毛,具備一定的保暖性,又有較好的防禦效果。
當箭矢即便是扎透了鐵甲間隙的牛皮,也失去了大部分的力量,而內襯的柔軟棉布或是毛皮讓這種拋射的箭矢的傷害力在末端的傷害基本上都消失了,大多數的驃騎騎兵只需要用盾牌護住自己和戰馬的脖頸要害就可以了。
被曹純留下來阻擊趙雲的騎兵,明知道箭矢射擊效果不好,可依舊要射擊,因為這是他們唯一可以利用的優勢了……
雙方的距離迅速的縮短,在第二輪的箭雨射出之後,曹軍騎兵就必須開始加速,沒有機會發出第三輪的箭矢。
趙雲在格擋完曹軍第二波的箭雨之後,便是掛上了盾牌,然後將長槍一擺,發出了加速衝鋒的指令。
『驃騎萬勝!萬勝!』
常山騎兵同聲應和著,怒吼聲一時之間超過了馬蹄的轟鳴聲。
是在噩夢裡永世沉淪,還是掙扎著求一線生機?
現在就看曹純如何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