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坐落於大周的中心位置,物產豐厚,富饒美麗。
一路行來,從百姓們的裝扮和精神面貌就可窺探一二。
待進入了城內,就更是人聲鼎沸,花團錦簇了,這彷彿就是一片樂土。
跟柳雲歌之前看到那些破敗的地方,簡直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
花城是除了汴京城,大周最繁華的大城之一了,這裡人傑地靈,有山有水,讀書人更是繁多。
之所以叫花城,自然跟花脫不開關係了,這裡簡直是四季都有花開,一茬又一茬,永不凋零。
而且更加文明的則是,花城的花紙傘,幾乎全大周的女子都愛不釋手,別國更是一傘難求。
花城有一坊,叫金枝坊,傳聞是用花紙傘從頭拍到尾,人們打那裡走過,夏日遮陽又避雨,兩邊店鋪齊聚,簡直是逛街的聖地。
因此,花城的經濟貿易也十分昌盛,經濟帶動起來了,百姓們的生活自然不會差。
而柳雲歌兩輩兩輩子加起來,也沒聽說過有花城這樣的地方,而原主那點可憐的記憶和見識,被柳雲歌自動忽略了。
此刻她就走在被世人譽為逛街聖地的金枝坊內,為何被稱之為金枝坊?
當然是因為這裡的花紙傘了,花紙傘的骨架,被花城人們美譽為金枝,因為花紙傘的聞名於世,才有了花城百姓們的幸福生活,所以,百姓們以金枝來稱呼。
不得不說,老百姓們還是十分樸實真誠的,不過,這比喻也算貼切。
這小小的一把花紙傘,還是普通在普通的,只是畫了簡單的幾朵梅花,便要賣價一兩銀。
雖然做工十分精細,可是,這價格是真的不便宜了。
可花紙傘最貴的不是傘架,最貴的是紙
沒錯就是油紙,花紙傘,可不僅僅只是可以遮陽,還可以避雨的。
所以對紙的要求非常高,普普通通的一兩銀子,要是用稍有名氣的畫家之作,將其做成花紙傘,那更是坐地起價。
賣上成百上千兩,那都不成問題。
可別說大家之作了,就算這普普通通的一把畫著幾朵梅花的花紙傘,在花城賣一兩銀,然而到了其他地方,一兩半錢銀子,甚至二兩銀子,都一傘難求。
這可是搶手貨
此刻柳雲歌正拿起一把油紙傘,左看看右看看,十分的愛不釋手。
將人,古人真的有匠人精神,看這傘打磨的叫一個光滑,做工那叫一個細緻,哪裡像後世都是批次生產,而且,買回去甚至還有殘次品。
店家是個婦人,看柳雲歌對這把花紙傘十分喜愛,不由得笑的十分殷勤的道:“姑娘真是好眼力,這把花紙傘可是咱們白澤書院的大儒所畫,這牡丹十分有意境,可是咱們小點的鎮店之寶。”
“要不是早年我家對那位大儒有過恩惠,得他贈與筆墨,又怎麼會有這把花紙傘的到來。”
柳雲歌聞言,撅了撅嘴巴道:“這位嫂子可真不實在,這花紙傘上的牡丹雖然惟妙惟肖,可這一看就是臨摹之作,你這是當我小好哄騙不成?”
說完這話一臉委屈的看了下身邊的蕭止,而蕭止頓時臉上一黑,那店家娘子,嚇的腿都直抖了。
只見她嚥了咽口水,賠笑著道:“誒呀,這位姑娘,咱們這可是小本買賣,靠口碑吃飯的,可是童叟無欺,怎麼可能哄騙於你呢?”
“這畫確實是白澤書院的大儒所花,可大儒的親筆畫一幅難求,早就被家裡供起來了,怎敢如此叫賣,那豈不是有辱大儒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