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邊戎 > 第三五二章 勤王(下)

第三五二章 勤王(下) (第1/2頁)

華元一六九一年,漢宋之間開始恢復平靜,舟山群島榷場大開,北起塘沽,東發日本,南自麻逸,西由杭州,千帆競馳,全要到這次來之不易的邊境貿易上爭奪貨物。正當商人們忙於賺錢時,北朝政壇卻又發生了巨大的震盪:大漢皇帝的繼承人、太子折允武連同太子妃蕭純一起失蹤了。

事情一開始是被掩蓋了起來,中樞的重要人物忙得焦頭爛額,都希望能在事件被捅破之前找到折允武夫婦,沒想到太子夫婦還沒找到,蕭鐵奴倒先派人帶著大批禮物入京問候太子和太子妃,楊應麒的人拖了好幾次,但大元帥派來求見太子的使者他們有藉口推脫,父親派人來見女兒就實在難以阻攔了,最後楊應麒也猜到蕭鐵奴多半已收到風聲,又遲遲找不到折允武夫婦,想來已遮掩不住了,無奈之下只好承認太子太子妃失蹤,訊息傳出朝野譁然,京畿疑雲遍起。韓昉等當即率領大臣、御史質詢執政、京師守臣、京師城防提督等人太子因何失蹤,得到的答案卻荒謬得令人難以致信:據太子留給林輿的信說,他是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太子了,因此決定乘船前往東大陸,要去開創一片新天地。

“荒唐!荒唐!謊言!謊言!絕對是藉口!太子一定是給他們害了!”

還在朝的大臣如韓昉者群起而攻,在野的致仕官僚劉萼等推波助瀾,京城上下登時掀起了一重接一重的政潮,甚至連太子讀書成長的地方——山東地方計程車林也開始對中樞產生不信任,到後來連完顏虎、歐陽適一起出來證明林輿收到的那封書信並非偽造也不能令人釋疑。

七月初,北朝大元帥蕭鐵奴傳檄天下,興兵勤王。勤王的檄文由盧彥倫執筆,指控楊應麒“囚禁至尊、示弱誤國、謀害太子、裹挾皇后、威脅議長、外通敵國、內窺神器”等七項大罪,要求大漢文臣武將鳴鼓攻之!

南宋君臣聽到這個訊息都鬆了一口氣,若趙構是孫策、桓溫之流人物,說不定就在準備兵馬,只等楊應麒蕭鐵奴鬥個兩敗俱傷便北上坐收漁利了。實際上汴梁將帥以及一些主戰的大臣也都作此建議,認為眼下山東士林已對楊應麒存疑,黃河戰線諸上將貌似也正舉棋不定,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大宋能高舉義旗揮師北上,或許能一舉接管漢廷二十年來的所有戰果。可惜趙構卻完全沒這個心思,他可不覺得北上能輕易獲勝,而且就算獲勝了又如何?那不是讓已經功高震主的某些人平添一樁賞無可賞的功勞麼?在他看來北朝內亂無暇南顧,正是自己整理後院的大好機會!

趙構的這種反應自然是讓一些人大感失望的,其中甚至還有一些人不知好歹繼續上書,認為就算不乘機規復故土至少也要藉此機會對北朝採取強硬態度——這些人卻不知道他們這些忠直激憤的建議非但沒有令趙構回心轉意,反而增加了趙構的反感。

華元一六九一年北朝發生的這場內戰,對立雙方的動作都快得讓人感到詫異!

蕭鐵奴在檄文發出之前就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扣押了主管陝東、洛陽防務的上將種彥崧,跟著兵將大集,輕騎四出,在短短半個月內便控制了京兆府全境以及陝東的華州、同州,坊州、鄜州、丹州與延安府相繼宣佈響應大元帥的勤王行動,另有數十州縣宣佈中立以等候真相大白。但河東方面卻拒絕放行,太原府、隆德府、河中府守臣先後致書蕭鐵奴,請他暫停勤王,釋放種彥崧,召開元國民代表大會調查此事。但蕭鐵奴對此卻絲毫不作理會,七月初檄文才出長安,七月中旬他的大軍就已抵達華陰,種彥崧的副將關閉潼關,河中府守臣下令巡河。洛陽方面倒也罷了,畢竟這裡是防備宋軍的前線,兵多將廣,但河東地區這時已是大漢腹地,守臣雖然下令巡河,但他手頭其實沒有多少精強兵馬可用,鎮壓尋常叛亂還可以,但面對縱橫天下的蕭字旗卻無異於螳臂當車!

而中樞方面,楊應麒的反應也不比長安方面慢多少。當蕭鐵奴派遣使者入京問難時他彷彿就已經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在內先與完顏虎、阿魯蠻、歐陽適達成共識,在外調動榆關、西山兩處兵馬隨時聽命。蕭鐵奴勤王的訊息才傳到京城,京畿軍民都還來不及混亂,楊應麒便已經下令將所有與蕭鐵奴有聯絡的京官監視住,第二日便召開元國民大會,在歐陽適的主持下全票透過一項決議,將蕭鐵奴的行動定義為叛亂,並授命楊應麒自己全權處理此事。這項決議透過以後,楊應麒便在四嶽殿當場任命阿魯蠻為元帥,主持鎮壓蕭字旗的叛亂行動,並將此決議傳遍全國。

蕭、楊二人的行動是如此的迅疾,一個出招一個接招,中間沒有留下半點讓旁人思考的餘地,就像兩人事先有了默契一般,對此,從京師到地方有識之士無不懷疑:莫非蕭元帥這次的“勤王”已經準備了很久了?難道楊執政對蕭元帥會發動“勤王”早就心中有數?

京畿、河北、遼南都很快作出反應表示支援中樞的決定,漠南發生了幾起旋即被鎮壓了的叛亂,山東士林卻認為此事可能存在誤會,希望雙方能夠達成和解,避免大漢內部出現無謂的流血犧牲。在軍隊方面,劉錡是在蕭鐵奴舉兵之時就明確表示反對,王彥、趙立等則同時致書楊、蕭,對中樞方面是希望能給蕭字旗留下一個談判的餘地,對蕭鐵奴方面則是希望他能夠剋制,先釋放種彥崧,再以和平手段來徹查太子失蹤之事。

但齊魯書生們的建言和諸上將的調停還沒到達楊、蕭手中,蕭字旗的大軍就已經開始渡河了!河中守臣下令迎戰,因之前歸降的丹州、延安諸州府都是望風歸附,所以這次渡河之戰算是大漢內戰第一次真正交鋒。

不過,河中軍隊畢竟只是地方軍隊,而且迎戰時人人狐疑,個個倉促,這等軍隊,這等士氣,卻如何是蕭字旗百鍊精兵的對手?河中府守臣在兵敗之前盡焚城中糧草,大火沖天而起,等蕭字旗精兵衝入城內時要搶救也來不及了。河中是秦、晉、洛三地之樞紐,無論是面對岳飛還是面對宗弼,河中都是洛陽的退路之一。一旦洛陽失守,嵩洛漢軍要麼就是向西退往華陰據潼關而保陝西,要麼就是向北退到河中府憑黃河而衛河東,所以河中府城中儲存著大量的軍資作為洛陽守軍的備用。這次蕭鐵奴來得急了,糧草輜重沒能跟上,若是能順利得到河中府的儲備,那他就算打到京師恐怕也夠了。這時卻被河東府守臣壞了如意算盤,蕭鐵奴不由得大怒,幾乎就要下令屠城!

種去病與盧彥倫嚇得慌忙勸阻,盧彥倫忙勸道:“六將軍!咱們現在是勤王!不是開疆拓土!這河中府城內也不是化外之民,更不是敵國仇種,而是大漢自家的人民啊!若是屠了河中,我們這勤王之名就不攻自破了!姓楊的現在恐怕巴不得我們這麼做呢!”

蕭鐵奴勉強壓住怒氣,又要殺河東府尹,種去病又勸道:“六將軍!這河中府尹之前曾致書虎座之前請六將軍三思,言語之中甚是恭敬。這時雖巡河拒抗我軍,但那也只是他職責所在,算不上過錯。這樣的人正當好好撫慰以收天下之心。若是將他殺了,恐怕天下州縣官員、軍隊將領都將人人自危,咱們東進的道路怕也將步步荊棘!”

蕭鐵奴哼道:“但如今軍資不夠,卻該如何?”

盧彥倫熟知大漢各地軍資儲備情況,說道:“各地州縣中有軍資大倉庫的,正南有洛陽,東北有太原,東面有河內。”

種去病搖頭道:“洛陽、河內都有大軍把守,那可是用來防備岳飛的軍隊,非河中可比,現在種彥崧的副將已經明白不與我們合作,徐文恐怕也不會乖乖束手,就算我們能將洛陽、河內打下,只怕也不是十天半月的事情——我們現在哪裡浪費得了這個時間?”

盧彥倫道:“那我們趕緊去太原吧!”

蕭鐵奴冷笑道:“太原?等我們到達太原城下,只怕老五早在那裡等著了!那時前有堅城,後無糧草,豈不是自尋死路?”

盧彥倫道:“若是這樣,那就只好等後面的糧草跟上來再說。還好陝東就有幾座大倉,又被我們控制著,多則五日、少則三日就能趕上來渡河。”

誰知道糧草未到,劉錡奉命東進平叛的訊息就傳了過來,盧彥倫大恐,諸將或有勸蕭鐵奴先打敗劉錡再說,免得前面阿魯蠻大軍壓來,後面劉錡快馬趕上,那時蕭字旗就要面臨被兩面夾擊的危局了。

蕭鐵奴問種去病,種去病道:“不能退!不但不能退!等糧草上來了甚至不能停!”

蕭鐵奴笑道:“不錯!去病所言正合我意!咱們這不是兩國相爭,只要能顧得了前面就是,不需要擔心後方!後面的地方丟多少都不要緊!儘管讓劉錡接掌去!只要能早日到達京師城下,控制了皇宮、四嶽殿、樞密院和相府,那時我再以大元帥身份城中傳樞密令,看他劉錡領命不領命!”

盧彥倫道:“但萬一……萬一前面被五將軍擋住,我們向東過不去,後面劉錡又追了過來……”

蕭鐵奴放聲大笑道:“派遣大軍前來?哈哈!若是老二沒死,由他主持,或許還能擋得住我!老五麼……嘿!他不是我的對手!”

這日糧草已集,大軍正要進發,忽報漠北有人來探,蕭鐵奴心中一動,暫且駐足,傳命召見。來人進了大帳,卻不是須眉男子,而是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將!種去病心中一驚:“是她!她怎麼來了!”

原來漠北來的人竟是桑瑩!蕭鐵奴見到這個兒媳婦心中微生不安,開口便問:“你怎麼來了?是阿駿出什麼事情了麼?”蕭鐵奴勤王之事行得急切機密,父子兩人距離又太過遙遠,所以沒法約定同時起事。但算算日子,就算蕭駿聽到了自己起兵訊息後就派桑瑩前來那時間上也趕不及,由此推知桑瑩的出發必是在自己起兵之前,所以蕭鐵奴才會這麼問。

最新小說: 我靠打鐵招紈絝小將軍為婿 首輔家的農門颯妻 農門肥妻每天都在洗白 家兄朱由校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 重生北魏末年 紅樓錦繡 重生之回到周朝當王爺 從袁熙老婆被搶開始說起 權謀天道 戰國之尼子十旗 天降正義竇娥冤 暴君閨女三歲半,立志要當大反派 人在紅樓,開局倭寇送經驗 大唐:我爸是李二 三國:開局系統崩潰 我在古代直播帶貨 大明:打造日不落,殖民全球! 明月入君懷 我的師兄有點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