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邊戎 > 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

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 (第2/2頁)

鄧肅道:“落葉歸根,根在故國。”

楊應麒追問道:“是故國之君,還是故國之民?”

鄧肅怔了一下道:“這有區別麼?”

“當然有!”楊應麒冷笑道:“君是君,民是民!國君之立,便在為民。若皇帝與民同欲,則君民一體之說尚可自圓,但若皇帝荼毒百姓,禍害萬民,這樣的皇帝便是萬民的仇寇!”

鄧肅默然無語,忽有一頭小獸從草叢中竄出,他張弓發箭,卻落了個空,楊應麒看得出他心裡正在龍虎交戰,也不出聲打擾。兩人一前一後,任馬隨行。

走出數里,鄧肅才嘆道:“這段時間我四處遊歷,以見聞驗證所學,頗感自東漢以降,陋儒頗失秦諸聖之意!古人云:‘四方無君者,其民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日夜相殘,以至於族盡種滅!’如今北國形勢,不正如此麼?蠻夷之人,不知長幼之倫,遇事論力不論義,知暴力不知公理,殺人盈城不以為過,滅人種族不以為非!想來如今北國蠻夷之情勢,與我春秋先儒所見亂世略同。其時聖人大倡君臣父子人倫之道,正是要平息紛爭以利天下萬民。是則立君王非為君王,乃為百姓。而我等臣工出仕,亦非為君,乃是為民。故范文正公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非‘先君之憂而憂,後君之慮而慮’!為人君當與賢士大夫共治天下,非驅小人荼毒萬民!”

楊應麒聽得怔住了,他也沒想到自己一句冷笑會引發鄧肅的這番宏論。

鄧肅續道:“我在管寧學舍與進祖兄(李階)讀應麒兄手跡,其中駭人聽聞之處甚多,想來是應麒兄家世受禍慘酷,因恨花石綱暴政,便連帶著不滿朝廷,甚至不滿當前的君臣之道!”

他說到這裡楊應麒心道:“其實我自己倒不是受禍慘酷。那些原君非君難君的言論,很多倒都是剽竊夢中‘後賢’之語。”幼年被迫出海的記憶在他心中印記很淡,並未將楊應麒的性情往憤世嫉俗的方向推。

卻聽鄧肅繼續道:“但進祖兄仍道:‘七將軍所言雖有過猶不及處,但卻也是堂堂正正的道理。比只知道諂媚君王的腐儒強出百倍!’如應麒兄言:‘原君之立,非因縹緲天道,乃在時勢民心。’又云:‘民為主,君為客。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此君之本職也。至於以天下之利歸於己,以天下之害歸於民,則為獨夫!人之視獨夫,當如視仇寇!’此言進祖兄與志宏均頗感動,因此言而觀大宋之亂政,再對照遼南民生,乃知漢部百里之治,非由來無因。”

楊應麒呆呆地看著鄧肅,這半年多來他一直在算計著如何拉攏李階、陳正匯,既盼著他們能留在漢部,又時常盤算著如何監督、防範他們,總是認為和他們敞開胸懷暢談的時機還沒到,但鄧肅這番話一說,楊應麒才知道這些人對漢部認知和認可的程度遠在自己估計之上!

鄧肅道:“當初你們走出大鮮卑山時,折大將軍曾與部民立下誓約,說要帶領大家去建立一個同寒同暖、共飢共飽、知禮崇文、自強自立的國度。那誓言你們分別銘刻在津門市集、遼口城牆、朱虛山壁上,我們這些大宋來的新民,可讀了不止一次了。”

楊應麒問道:“志宏是因為讀了這些銘文,所以才決定加入漢部的麼?”

“也是,也不是。”

“這話是怎麼說?”

鄧肅道:“我加入漢部成為二將軍的參謀,固然是因為讀了這些銘文後覺得加入漢部不會使祖宗蒙羞,也是因為從二將軍那裡得知漢部將有助宋之行動,因此想出一分力氣。”

“助宋?”

“幫大宋取回燕雲十六州的事情……”鄧肅懇切地問道:“七將軍,能讓我在這件事情上略盡綿力麼?”他忽然叫出了七將軍,那便是以漢部屬僚自居了。

——————

下一章《臨潢風沙迷眼》

最新小說: 英雄無敵之夕陽血騎 紅丘陵的燭光 墓途 星空之劍破 從荒島開始爭霸 我踢球你在意嗎 天地玄機之古月神州 無限斯特拉託斯戰刃天使 超級經理 熱血傳奇之雞的奮鬥史 極限灌籃 鬼醫本色 動漫中的世界 愛之奏鳴曲 虐戀三生飛蛾撲火 重啟人生之貴公子 第7號當鋪 山林大亨 荒年賣女兒?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極品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