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弟子是可以給師門增添光彩,而本屆的天才少年司馬炎和韓紛便在此列。
白衣老者有意傳開了司馬炎和韓紛的訊息。
逐鹿書院本屆招收兩名天才少年,一個擁有一等驚人體質、一個是造孽般的一等悟性,兩人的事情已經被長安城的各大門派得知,而韓紛和司馬炎的名字也傳進了不少人的耳朵裡。
為了保障二人的安全,副院長親自成為韓紛的護道人,而司馬炎則是成為了院長的關門弟子。
所以說人生的起起落落誰也說不準,韓紛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六等悟性,誰知長平劍派的那石頭是下等貨,竟會出錯。他也沒想到老者竟然就是副院長,還親自負責保護他的成長。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話是實實在在的道理。
初春來臨,萬物復甦,逐鹿書院的的山上陸續有清晰可見的綠色甦醒。
儒家的學舍是由桃木搭建,桃木木體清香,有鎮災辟邪的作用,被稱作神木。學舍大小一畝地,可容納600人,但實際上每屆的學員只有百餘人。
學堂裡,韓紛以及數位和他年紀一般大小的少年坐於書桌前。
桌上有書經,陽光在經書上休憩,而韓紛在半睡半醒間遊移不定,隨著陣陣讀書聲,他的腦袋一晃一晃的,讓人擔心他會不會失去平衡擁抱地面。
韓紛一直以為在修行界,自己加入了宗門每天就是要習武練劍,可沒曾想還是要背誦些枯燥的內容,聽先生講說不完的之乎者也。
好在學院不僅要讀書,還要修行,劍修會有本命劍,以丹田蘊養,劍通心神,威力無窮,而儒教有本名字,取於經書,悟於心間,養于丹田。
這裡的本名字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本名字作為丹田最核心的力量,大多數人悟的是一個字,而個別人會悟得一句話,這在於對其的理解以及忠誠。
忠於其言,而得其理。那位韓君的本命字便是一段話。
韓紛的學院生活勞累且充實,白天跟隨先生學習道德禮儀知識,晚上靜心修煉。
韓紛在書院還沒有交到什麼朋友,一是因為要讀的書太多,而是因為大家都對自己敬而遠之,這讓韓紛多少有些鬱悶。
逐鹿書院天才少年的熱度漸漸淡去,修行界大家認可的是硬實力,在見證了太多的天才夭折之後,他們對於天賦驚人的年青一代已經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除非此人成長為真正的強者,不然的話,也沒資格被他們一直牢記。
先生每天都會叮囑學生要每天堅持修行,切莫偷懶中斷,修行一事,細水長流,一日修得一日功,一日不修百日空。
雖說會有些誇張,但就是這麼個理兒。
韓紛頂著一個天才的光環,但實際上他的修行體質才是紅色,屬於中等稍微偏上,在逐鹿書院並不算的上頂尖,經過對比後發現人外有人,韓紛不免會有些失落感。
畢竟自己才是最矚目的天才,卻在修行上被別人領先。
放在上一世,韓紛可能並不會在意,因為上一世的他在班裡充其量就是個充數的,得過且過,成績名次於他來說並不在意,他也認定自己就是那個墊底的。
鹹魚就要有鹹魚的覺悟,翻個身,也不還是鹹魚?
而這一世卻有不同,人就是這麼奇怪,上一世他一無所有,也不會想要爭取什麼,而這一世他擁有了驚人的的天賦,有實力深不可測的護道人,反而開始在意上一世從來會去在意的東西。
韓紛開始心浮氣躁,他時刻在意著那幾個在他前面的人的修行進度,這樣下來,得不償失,速度都不及以前。
修行境界有九,一境被稱為開鏡期,這個境界主要是修行法訣吸收靈力,拓寬靜脈丹田,把靈力積攢到一定的數量以後,產生質變,進階二境。
而法訣的作用除了吸收的速度快慢以外,最重要的是吸收靈力的純粹程度,這個純粹程度直接關乎著法訣的品階,不僅是法訣,還有術法等等,皆分為天地玄黃四階,每階都有下中上三等。
今天是韓紛進入學院的第二十天,他的境界在開鏡初期,而領頭的已經修煉到了開鏡中期。
韓紛說不著急是假的,他一想到自己去逐鹿書院時候的那場迎接儀式,又想到之前傳的沸沸揚揚的天才少年,心中的煩憂就更甚了。
下午時分,韓紛無精打采地坐在湖邊,往湖裡扔著石子。
“挺巧啊。”一襲白衣的老者出現在韓紛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