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僅是面子問題。
聯盟軍成立之後並沒有打出人們期待的戰績,佔領塔倫米爾,收復敦霍爾德,收復希爾斯布萊德地區。這種屁話完全就是為了給國人一個交代,至於前線死了多少人這種事情一般不會直接釋出訊息,而戰鬥有多麼慘烈這種事情也只有經過一部分加工,刪減新增之後才會被允許講述,所以最後只有不知道是不是虛構的故事被帶回來讓百姓得知並傳頌。
而真正的戰爭見證者親歷者……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後來能活著回來的話大多也會加入到上層行列,而一旦離開了底層社會的泥沼,甘願再躺進爛泥裡的人並不多。而提升了檔次的那些人願不願意說真話就不一定了,而且……他們說那些不為人知的,會被更上層人定性為造謠或者誣衊的話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既然沒好處還做只有三種情況,一個是痴呆了,一個是出事了,一個是想作死。
而為了提高民眾的戰鬥熱情和對王國的繼續支援也會為一些死去的戰士舉辦英雄的葬禮,他們被稱為英雄後補償也會比較到位,那些去了但是沒有被通知死掉親人的其餘民眾就會對戰爭抱有一絲幻想,有些人是盼望親人歸來,但是也有人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想法,對他們的親人萬一光榮了之後也有了大概的心理預期,雖然他們大多並不真的希望自己的家人永遠都回不來了。
所以至此遠征這件事眾人依然在睡夢中,沉浸在睡夢中的人是比較開心的,至少心裡會對國家,國王,上層,政·府,政策,戰爭產生的牴觸會小一些,而這些牴觸減小之後對於勞作的抱怨和賦稅就稍微少一點。
別看減少這麼一點點,這一點點就會減輕上層的許多麻煩,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統治這件事用大白話叫糊弄人,用文雅一點的詞就叫耍手段。沒有本質的區別。
除了矮人戰敗,索拉丁之牆的倒塌對斯托姆加德王國的影響已經大到威脅到了這個國家的根本。
而國家的覆滅並不以首都被攻佔而終結,也不以戰爭的開始為標誌,而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思想發生了變化。
這話其實很好懂,就是……人民不再相信這個政府,不再相信國王,不再為了國王和國王的榮耀或者跟國王有任何瓜葛的事物而奮鬥的時候,這個國家……可以說已經死了。
是的,這很簡單,就是這個樣子。
而斯托姆加德王國的覆滅我想也是從這開始的。
艾法希比說從前線傳來的訊息就是現在的斯托姆加德徵兵非常困難,並不是他們的將軍不積極,而是他們的將軍根本找不到更多更好計程車兵,就算跟現在他手裡的那群死魚爛蝦差不多的人都越來越困難。
那邊徵兵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嚴重,甚至有些地方的老百姓開始逃離家園,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者產生了新的信仰,新的宗教,他們開始對國王和戰爭越來越抱怨,他們的積極性並不高。
在聊天的時候說起斯托姆加德王國眾人都是或多或少有些鄙夷的,我告訴他們我不是斯托姆加德人,我是洛丹倫人也並沒有打消尤其是艾法希比對我的鄙夷和輕視。
洛丹倫的王儲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斯托姆加德的王儲雖然沒有親手殺死自己的父親但是老國王索拉斯·托爾貝恩的死因眾說紛紜,有說被餓死的,又說被毒死的,又說被勒死的。而一旦出現這樣的傳言,即便不是真的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且這個叫加林的王儲說實在的口碑也確實不咋地。
都說無風不起浪,這種事情真不一定是空穴來風,所以民眾對斯托姆加德的王室就更加地失望。而所有的國家政府中,既得利益者集團中都不會只有一種聲音一個想法,各懷鬼胎都是對他們比較文雅的評價,所以在王室周圍永遠都會有一些人因為時局的變動而開始產生覬覦王位的想法,即便不覬覦王位也會產生提升自己權力和財富的慾望,即便不是自己真的想要也會被某些原因,比如裙帶關係而推著他不得不去做。
斯托姆加德王國國內曾經接收過一部分希爾斯布萊德地區和敦霍爾德地區的難民,原本奧特蘭克的一些貴族因為王國被解`體之後也投靠到了斯托姆加德的懷抱裡。
誰還沒幾個朋友呢是吧,而且這些原本在奧特蘭克就有一席之地的貴族的財富也是相當可觀的,所以他們有關係,有勢力,有屬於自己的人口和土地,有較多的財富,這種人是可以被利用的。
而現在,斯托姆加德王國最活躍的也是那個叫法庫雷斯特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