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祖國這個詞……或者這個……東西,我認為大部人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祖國在我的理解中完全就是一個概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是哪國人,屬於哪個勢力或者叫是哪個領主的子民,但是對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玩意帶來的所謂的榮譽感或歸屬感其實並不強。至於祖國是個什麼玩意究竟有什麼作用我想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比神的存在還飄渺的玩意大多數人的想法我的猜測是可有可無的。
這也沒什麼辦法,畢竟王國強大與否在此時已經完全不是一個他們能掌控或者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利益或者榮譽的事情了。而相較於祖國,他們記得更牢的是他們的國王。即便在衝鋒的時候他們也會吶喊“為了國王!”“為了米奈希爾的榮耀!”“為了誰誰誰……”“為了什麼什麼”
國王就是他們的天,國王就是他們的精神依靠,國王榮耀就是他們的榮耀,他們就是為國王而活而存在的。
但是對這些人而言,因為貧窮而離開家鄉的人而言,或許對國王和王國的那點為數不多的尊敬都會摔到地上或者摔進更低的地步。而在這幾天的時間裡我跟那些人接觸得越多就越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跟那些暴風王國的水手和商人聊天的時候他們對於國王在不在其實完全沒有所謂,從最開始他們以為沒有了國王會發生很嚴重的變化,也確實出現了一些恐慌情緒,到最後的結果卻是並沒有任何變化,日子依然如此,買賣依然照做,就連太陽都照常升起之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有沒有國王無所謂。
雖然說起來他們中也有人表示還得把他找回來,但更多的人早已開始淡忘這件事。
除了某些對國王歸來還能說上一兩句希冀的話的人之外,某些人其實對國王的評價沒那麼高。
人們談論這件事的時候會從迪菲亞兄弟會也就是石工兄弟會開始說起,然後會說到他的父親萊恩·烏瑞恩,甚至會說到他的爺爺拜拉席恩。
作為後來人的他們絕大多數是沒有經歷過拜拉席恩的,即便有現在年紀也很大了。而這群后來人年輕人對這個家族最大的印象就是亡國,流離失所,然後是動·亂,至於富強富足,國泰民安在他們眼裡只是一個幻想,或者叫形容詞。
在他們嘴裡,他們並沒有獲得更好的生活,從剛復國時候降低賦稅到現在賦稅越來越多,他們嘴裡並不會說他家多少好話,只是會抱怨每天醒來睜開眼的時候就欠烏瑞恩家錢,欠領主家錢。
而復國之後沒幾年又鬧出的石工兄弟會的事情,這群人裡竟然大多數人是支援他們的。這個情況讓我始料未及,因為在以前的時候人們並不敢這麼說,尤其是在暴風王國的時候幾乎沒人敢這麼說。
但是在這裡則不一樣,這裡的人對石工兄弟會表示了同情,對艾德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對國王的不作為和亂作為表示了厭惡和譴責。
你沒聽錯,是這樣!
即便是王后死在了暴·亂中大多數人的態度還是有因必有果或者說得更嚴重一點叫……活該。
人們並沒有對死去的王后表示多少哀悼,反而對這些住在奢華城堡裡的王公貴族表示厭惡,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他們活著只是為了揮霍他們交上去的稅款。
現在他們出來了,賺到了錢,而且擁有了自由,在這個自由的海港城市裡面,他們要交的稅和費用遠遠低於在暴風王國時候,這樣每年都能給他們節約出大筆的開銷。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就是這裡的消費其實並不低,倒不是說吃喝需要花更多的錢,而是這裡的誘惑也更多。他們前面省下的錢後面又全進了本地商戶的口袋裡,而這裡稅率比別的地方低,前來週轉和貿易的人也就越多,流動人口越大帶動的周圍行業也就越多。
他們在這裡省下的錢並沒增加多少,但是卻養活了更多的人,讓這個城市更加繁榮。他們也知道在這裡可能會花很多錢,但是他們還是願意把錢花在這裡,甚至有很多人表示願意留在這裡生活。
雖然有傳聞說暴風王國可能會將米奈希爾港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是這種傳聞僅僅只是傳聞並沒有得到證實,而人們對米奈希爾港最終的命運各有各的說法,有人表示即便米奈希爾港的總督答應加入暴風王國,庫爾提拉斯和斯托姆加德也絕對不會就這麼同意,不光是因為米奈希爾港離著兩個王國比暴風王國更近,而且現在這裡也是交通的要地,絕對是個香餑餑。
而對於戰爭這件事而言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是意思意思,暴風王國加入戰爭的原因根本就是為了秀存在感,至於是不是報當年幫助烏瑞恩家族光復國家的恩情這件事他們認為這根本不重要。
聯盟的作用一個是有了困難時候大家相互幫幫忙,別讓所謂的好兄弟別真的完蛋了,更重要的就是可以有參與戰後分享成果的權力。這個是最重要的。
而至於他們將要面對什麼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了,聯盟成立之後戰爭一定會往好的方面走,即便是短時間內出現了問題最後也必然是大家一起上。
有人不同意這個說法,說庫爾提拉斯和吉爾尼斯怎麼樣,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說法,那就是如果最後現在的聯盟不行了,那這幾個王國最後的結果也必然是被滅亡,所以他們不加入·聯盟只是暫時的,屎沒到腚門的時候還是可以不去拉的,不見棺材還是可以不落淚的,但是一旦聯盟出現情況他們想繼續獨善其身也是絕不可能的。
所以對於未來,人們的預期還是不錯的,還是有希望的。
畢竟天塌了也有高的人頂著,他們作為普通的百姓只能隨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