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依舊留在右衛軍中,強子去相州的行程已經確定了,朱恩的生意還準備要往南擴向江南,往西擴向長安。
而嶽峰呢,他的時間更緊迫,他要迅速的去走馬上任,擔任洛陽令呢!
又是一場酩酊大醉,這一次是兄弟幾人各訴衷腸,除了王啟之外,嶽峰等三人都是從合宮縣而來,三個人都是一窮二白的出身,他們何曾想過有朝一日能混到神都,混到今天這個地步?
說一千,道一萬,這都是被逼的,倘若三人不是身懷大仇,何曾會如此拼死冒險?說不定此時三人依舊還在合宮縣衙之中幹小吏呢,嶽峰也不一定會和傅遊藝走那麼近,他和傅遊藝幾乎是沆瀣一氣目的就是出人頭地,從而掌握更多的資源和權力。
三人都喝醉了,心中皆唏噓感嘆,嶽峰有時候想想也許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吧。人生的旅途之中,總有太多的無奈,可是付出之後,有時候卻又不能知道究竟是福還是禍。
送走了三人之後,李元芳又光顧了,他此來帶來了狄仁傑的密信,嶽峰從信中才知道,自己能到洛陽令的位置上,赫然是老狐狸暗中策劃安排好久的事情。
狄仁傑在信中告訴嶽峰關於洛陽縣的詳細情況,洛陽縣是大縣,現在一共有兩個縣丞,三個縣尉,另外還有一個主薄,一名司曹,四名捕頭,六房書吏八十餘人,三班衙役有一百多人。
饒是嶽峰早有心理準備,也被這樣龐大的機構給嚇了一跳,區區一個縣,有品級的官員包括嶽峰在內一共八人之多,吏員足有兩百多人。還不包括下面算不上吏員的武侯等人,洛陽縣比合宮縣多了三倍人,名副其實是京縣啊!
在狄仁傑的信中,他並沒有詳細的告訴嶽峰該如何為官,但是嶽峰讀了這封信之後,卻也大體領悟到了洛陽縣的不同尋常之處。
尤其是對洛陽縣的幾個官員,他只看一眼,就驚出了一聲冷汗,第一個官員是左縣丞魏元忠。
魏元忠是個什麼人物啊,此人早年可是武則天的心腹嫡系,武則天曾經用他對付過政敵長孫無忌呢,後來徐敬業叛亂的時候,魏元忠又立了大功勞,所以此人能文能武,是宰相之才。現在這個人竟然是洛陽的縣丞?
第二個人則是縣尉魏生明,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嶽峰幾乎要一頭栽倒,魏生明這可是老冤家了,在這種情況下嶽峰和魏生明碰頭,那意味著什麼?可能嶽峰要紙包不住火,身份得洩露了!
這還沒結束,還第三個人,此人便是洛陽縣主薄楊炯,這又是讓嶽峰眼珠子都要滾出來的一個名字。楊炯不是在弘文館麼?怎麼現在又廝混到洛陽縣任主薄去了?嶽峰甚至都懷疑,他的這個洛陽令其實武則天給他安排的一次重大的考驗呢!
他還沒有走馬上任呢,現在就遇到了這麼多難以逾越的困難,這還讓他怎麼去辦差?
不得不說,狄仁傑的這封信來得太及時了,如果嶽峰事先沒有準備,倉促之間一下碰到這三個人,他一定得方寸大亂不可!
“國老說了,考驗很嚴峻,挑戰非同尋常,不過,只要你沉著冷靜,能好好的想辦法,這些困難都不算什麼!”李元芳道。
嶽峰冷笑一聲道:“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真是說得輕巧!魏元忠我就不說了,此人我不熟,可是魏生明這人著實討厭得很,這傢伙是怎麼陰差陽錯,混到了京城來了呢?”
“還有楊炯,這個臭脾氣書生現在成了洛陽縣的主薄了,嘿嘿,想到這個人,我真就……”嶽峰一拳打在交椅上,真覺得蛋疼。
李元芳道:“魏生明這個人本來被貶斥到了北地,可是其人溜鬚拍馬的本事著實厲害,攀上了來俊臣,來俊臣費了很大的心機將他調回了京城,國老說要對付此人得用侯思止!”
嶽峰瞳孔一收,道:“侯思止,這是個什麼說法?”
李元芳道:“據說這小子有把柄在侯思止的手中,嘿嘿,如果你能抓住他的把柄,還怕他回過頭來咬你麼?”
嶽峰皺了皺眉頭,對李元芳的這一席話很不以為然,用把柄要挾別人本就是十分卑鄙的行為,小人可以做,真正要成大事的人這麼做其實後患無窮。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嶽峰絕對魏生明那樣的人不值得自己和他搏命,嶽峰這有用之身將來還有大用場呢……
不過嶽峰終究沒有再說什麼,因為他知道很多事情得靠他自己去辦妥,狄仁傑能夠在這個時候寫信過來告之已經仁至義盡了,嶽峰還能苛求狄仁傑能幫他化解危機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