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則天改朝換代之後,諸武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加強,朝堂之上的勢力平衡隱隱有些被打破了。以前強大無比的宰相體系,現在處在了下風,大唐宰相的權力中,其中有最重要的權利便是委任官員。
大唐宰相體系由文昌閣,鸞臺鳳閣三個部門構成,三個部門各司其職,任何政令委任大抵都要在三個部門之中走一遍,在這種情況下,宰相陣營只要團結,足可以對皇權都造成很大的制衡呢!
最近武承嗣,武三思等被封王,他們在各方面培植勢力的速度也加快了,因而和其他宰相們的衝突也日漸變得激烈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和宰相的第一輪交鋒已經拉開了帷幕。
其中洛陽令的人選恰是最近雙方交鋒的重點,武氏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有屬意的人選,而宰相陣營中李昭德等也有自己的人選。
洛陽令幾乎是大家必然需要爭的位置,原因無他,因為這個位置著實太重要了。洛州下面一共有八個縣,其中洛陽縣便是神都所在的這塊地盤,洛陽令管的恰是神都洛陽的事務。所以,洛陽令的官職雖然不高,但是因為其一手掌握京城的近百萬的子民和資源,這個位子往往特別的敏感。
武氏子弟爭洛陽令,一方面是要贏得實質性的好處,另一方面也無需表露出最難看的吃相,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官職本身不大,他們獲得勝利的希望頗大,正因為這些種種的原因,武氏子弟對這個位置志在必得呢!
狄仁傑在這個時候忽然發驚人之語,說有人提議讓嶽四郎任洛陽令,一下又把這個角逐激烈的問題個扯出來了。
武則天微微皺眉,道:“狄國老您是從哪裡聽聞了這些訊息啊?不瞞您,這樣的訊息連朕都不知道呢!”
李昭德哈哈大笑,道:“陛下,您幸虧不知道,倘若知道了恐怕也要笑掉大牙。嶽四郎其人,不學無術,就靠蹴鞠得陛下青睞,此等人倘若成為了洛陽令,恐怕百姓要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江山社稷威嚴也會因此蒙塵!”
武則天微微皺眉,對李昭德的這話顯然不舒服,她都沒說讓嶽峰擔任洛陽令呢,說自己沒聽過這事兒呢,李昭德這話什麼意思?是要強迫自己不能用人麼?
一念及此,她心中隱隱就有一股火氣,她轉念再想到嶽峰這個人,嶽峰行事十分的成熟老到,而且悟性極高,這樣的人武則天從骨子裡本就比較賞識。
只是大唐的人才太多了,嶽峰畢竟不是武則天的親信嫡系,另外,最近這段時間武則天日日都在思索登基改元的事情,哪裡有功夫去理會嶽峰?
然而,現在,今天,她忽然想到了嶽峰,不由得心中一動,她環顧四周,看向諸武子弟,道:“爾等之中誰舉薦了嶽峰任洛陽令?給朕說一說,讓朕聽一聽?”
全場鴉雀無聲,就在大家以為無人能回答的時候,武三思忽然挺身而出,道:“回稟陛下,三思舉薦嶽峰出任洛陽令!陛下有所不知,嶽峰此人真乃奇人也!其不僅是蹴鞠高手,而且才學極高,足可以替天子牧一方百姓。
武三思其實和嶽峰不過一面之緣而已,雙方談不上了解,但是眼前的這一塊蛋糕,武三思仔細思忖,無論是武氏和宰相陣營之間誰贏了,估摸著和他武三思都沒有太大的事兒!
因為他武三思選定的人註定上不了位,武家子弟武承嗣現在掌控了大部分資源,哪裡輪得到武三思的親信上位?
既然如此,現在狄仁傑恰又提到了嶽峰,武三思立馬想到這個嶽峰和他之前相談甚歡,是個值得拉攏的物件。
再看今日這宴席,本來平平淡淡,卻忽然多了一道很有趣味的菜餚,而做這個提議之人便是太平公主,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太平公主早就和嶽四郎認識,而且她還品嚐過嶽峰的烹飪呢!
武三思現在腦子裡還是想能抱得美人歸,此時推薦嶽峰說不定還能投美人所好!
武三思當即把嶽峰一通猛誇,武三思雖然志大才疏,可是別的本事真不行,一張嘴皮子是真利索。
武三思誇嶽峰什麼?自然是誇蹴鞠非遊戲,而牽扯到各種謀略智慧云云,至於李昭德說岳峰無才,武三思更是嗤之以鼻,他大肆吹捧武則天破格提拔人才的驚人之舉。
大唐的人才可不是那些整天之乎也者的書生,有很多治國能臣也沒有進士的出身,嶽峰年紀輕輕,手段謀略如此之高,正是社稷需要用人之時,他豈能不用?
武三思這一通吹捧讓武則天心情極好,而武三思這一舉動也必然遭到了宰相的激烈反對。宰相們言辭激烈,其他的武氏子弟看不下去了,都紛紛挺身而出,連武承嗣都表態大讚嶽峰,雙方竟然在這個問題上直接幹起來了,宴席之上瞬間充滿了火藥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