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東家,良田種菽,那太浪費了,既不肥地,也賣不上價錢,到時候我們連租子都交不上去。冬日裡我們吃什麼啊?”不是不願意,是絕對不行。
“聽我的,種菽,我有大用處。糧食的問題可以解決。
我知道你們擔心冬日裡沒有足夠的糧食過冬。
往年冬日你們都是幹什麼?”
李志林,李志山苦笑,他們這樣的人家能幹什麼。
“到了冬日,整個鳳山縣絲坊的生意都幾乎要沒有了,我們也不過去給人家打打短工,基本上補貼不上幾個錢。主要是冬日裡賦閒在家的人太多了,誰家也不需要人手。
要是靠冬日裡打短工掙錢,我們得餓死。”
“那行,別說了,秋收了!你們把菽全部交了,往年剩下多少糧食的量,你們就到我們這邊來領黃米,冬日裡也能過來幫著幹活兒!掙錢補貼家裡。”
陸見安的話讓李志林李志山沒明白!可是沒明白也知道東家的意思是,糧食照樣有,東家拿黃米補給他們,心裡過意不去。
還是規勸道。
“東家,菽這個東西賣不上去價價錢,糧行裡多的是,一斤一文錢多的是,哪都是做豆腐啥的,根本沒什麼人稀罕。種了那個可是要虧得。”
他們是老實人。
不是那種偷奸耍滑的人家,要不然也不能給陸世安幹了這麼久,陸世安親爹在世的時候就用的這一家子,不過就是在覺得李老漢一家子老實巴交。
“這你們就別操心了,現在帶我去村裡找人買種子桑苗和蠶種。”
這大概是最近最大的一筆開銷了。
李志林點點頭,“那成,我帶你們去,讓我弟弟跟著,到時候能扛回來。”
老實人啊。
村裡有幾戶人家就是專門賣蠶種的,他們自己也養蠶,不過靠著養蠶種的手藝也能掙點其他錢。
李志林一路上給陸見安普及了村裡的情況。
這個村子別看靠著鳳山縣,可是村子不富裕。
整個村子有一百多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種桑養蠶為生,不過他們不繅絲,也不會那個手藝,所以蠶繭出來都是到繭市上賣了換錢。
可惜人們種桑養蠶這麼多年,一直提高不了蠶種質量,蠶繭成繭率比較低,於是家家戶戶都不富裕。
陸見安隨著李志林走進村子才發現,的確如此,家家戶戶院子都搭著蠶棚,其實後世也有,不過比起這個質量效能和保溫度都要好很多,現在說白了就是個屋子裡架著養蠶的笸籮,一層一層的鋪開,一個架子上面大概能擱十個笸籮的樣子。
怪不得出繭率低。
這樣的養蠶方法還是古老的辦法。
不過沒有好的條件的基礎上,這樣已經算是先進。
村裡的里正家裡就是賣蠶種的,他們來得就是里正家。
這是陸見安決定的。
畢竟要在村裡過日子,里正還是一方現管,手裡的權利也是有些的,正好藉著買蠶種和人家打好關係,以後總要有人幫襯。
他們畢竟孤兒寡母的,需要人庇護。
搞好關係!起碼有個事情,村裡人也不會袖手旁觀。
於是幾個人到了方家。
“方里正,我帶我們東家來買蠶種了。”
李志林在院門外面喊,隔著院牆,陸見安還是看到里正家裡條件比起其他人要好很多。
紅磚綠瓦的,在這村裡算是上是頭一份。
和周圍的那些灰突突,黃不拉幾的土牆比起來,明顯上了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