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典型的就是鋼鐵,法國的鋼鐵總體質量是最差的,比俄國人的鋼鐵質量都差。
經濟大臣艾爾莎義正言辭道:“陛下,請放心。為了國內經濟的健康發展,經濟部絕對會竭盡全力,把國際煤炭交易價格打下來。”
外交大臣卡雷爾·卡德萊茨附和道:“外交部會全力配合經濟部的行動,我們已經開始遊說英國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英國煤炭出口協會已經有妥協的跡象。只要英國人鬆口,我們就能逼迫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妥協。”
矛盾只是因為利益,如果說國際煤出口聯盟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打壓法國經濟,那麼現在就只是單純的因為利益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煤也是一種剛需產品。不管法國人怎麼努力尋找替代品,還是要大量進口。
在這種背景下,供應商們自然要提高價格,以謀取暴利。
想讓英國人鬆口非常簡單,那就是砸錢。只要能從別的方面彌補他們在煤出口領域少賺的錢,事情就好辦了。
至於比利時和北德意志聯邦的煤炭供應商,那就只能算他們倒黴了,誰讓他們的國家弱呢?
拿破崙四世陷入了沉思中,看似只是煤炭價格談判,實際上這更是一次對國際社會的試探。
如果計劃成功了,並且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劇烈反彈,那麼法國政府在未來的日子裡,就不需要這麼謹小慎微了。
“既然你們都做好了準備,那就重啟談判吧!不過要注意方式手段,不要鬧出大亂子來。”
看得出來,拿破崙四世對手下這幫官僚,並不是那麼放心。
這和法國的政治體系有關係,經濟部絕對是政府中受資本影響最嚴重的部門,官員的政績從一開始就和資本掛上了鉤。
要是不提前打招呼,這些傢伙按照資本的意志行事,直接挑起戰爭都有可能。
法蘭西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拿破崙四世也沒有飄,不認為就憑法蘭西現在的力量,就能夠挑戰世界了。
……
倫敦英國煤炭協會總部,一幫資本大佬們正在進行激烈的爭吵。
一名大腹便便的老者興奮的說道:“先生們,發財的機會來了。
法國人提議,只要我們撇開國際煤出口聯盟,將煤炭價格下降五分之一,他們就減免部分商品的關稅。
這次減免並非針對所有企業,而是僅限於我們煤炭協會成員的產業,大家歡呼吧!”
掌聲響了起來,很多人都沉浸在發財的喜悅中。能夠以比國內同行更低的關稅,將商品輸送到法國市場,這意味著什麼再明顯不過了。
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獲得利益。
小煤礦主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的資本有限,沒有能力進入多個產業。反倒是賣高價煤,能夠利益最大化。
減免部分關稅,他們也沒有商品可賣。反倒是財團們收益豐厚,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作為小煤礦主在協會中的代表,米哈伊洛維奇當即反對道:“不行!法國人是不列顛最大的敵人,任何放鬆對法蘭西的壓制,都是對不列顛的犯罪。
政府那幫蠢貨,傻乎乎的跑去和法國人結盟,難道我們也要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就和法國人妥協麼?”
老者笑道:“米哈伊洛維奇,不要忘了我們是資本家,送上門錢我們沒有道理不賺,打壓法蘭西那是政府的事情。
你的擔心無非是自家利益受損,其實你大可不必擔心。就算是沒有別的產業,大家也可以合作嘛!
我相信在坐的,都不介意給你們提供幫助,填補你們的產業空缺。
實在是不行,你們還可以選擇賣掉煤礦。放心吧,大家會出一個好價錢的。
總之,我們是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米哈伊洛維奇臉色大變,這是窮圖匕見了。在此之前,煤礦的利潤雖然不錯,但是小礦主們手中的都是些劣質礦,財團們還看不上眼。
現在不一樣了,控制了煤礦就控制了煤出口,拿著這些份額就能夠和法國人談判,獲得關稅上的優待,將別的工商業製品推銷出去。
不要說,英國人不缺市場,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一個工業強國,市場都是不夠用的。
英國財團早就眼饞法國的市場了,只不過法國政府自知幹不過,玩起了關稅壁壘。
現在好不容易撕開了一個口子,大家自然要想辦法往裡面衝了。
至於煤出口價格下跌,帶來的後續影響,這關他們什麼事?只要能夠賺到錢,誰會在乎未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