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固然有擔心法國人爆棚、前線失利的緣故,同樣也不乏對俄國人不信任的因素。
……
政府的決策,沒有影響到前線的戰鬥。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做了就要做絕。
光靠炮轟填平蘇伊士運河太稿費時間了,為了加快速度,前線的部隊不得不頂著敵人的炮火威脅填河造陸。
看著被敵人火炮擊中,爬在半路上冒黑煙的汽車,博德曼上校眉頭緊鎖。
要知道汽車可是稀罕物件,除了國內的主力部隊大量準備外,海外的軍隊都只有後勤部有少量裝備。
中東地區的駐軍算是幸運的了,因為本身就出產石油,奧地利在這邊也有煉油廠,油料補給方便,才有每個團一個汽車連的盛況。
不過這僅限於戰前,從大擴軍開始,這樣的好事就結束了。
新生產出來的軍用汽車,要優先滿足了本土部隊,分配到中東戰區的已經寥寥無幾。
沒有任何例外,博德曼上校這個步兵師也是擴編出來的,從戰前一個團膨脹到了一個師。
別的武器開啟庫房都有了,汽車數量還是原來的汽車連隊,主要用來運送後勤物資。
看著這些寶貝,就這麼倒在了戰場上,博德曼上校的心不斷的在滴血。
猶豫了許久過後,博德曼上校彷彿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狠狠的說道:“命令汽車連暫停作業,等晚上再說!”
沒有辦法,汽車的目標太大了一點兒,平均下來跑上三五趟,就有一輛汽車英勇就義。
只要能夠贏得勝利,損失再多的汽車也是值得的。問題是按照現在這個速度,不等蘇伊士運河被填平,汽車連就先完蛋了。
等後續援兵固然可以,問題是時間過去了。同時發起填河行動的部隊,可不只博德曼上校這一個師,奧軍可是多點進攻的。
反正法軍戰敗也會炸掉運河,多填幾條路出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上校,現在停下來,光靠畜力運輸,恐怕很難第一個完成任務。”參謀長提醒道
作為率先炸燬蘇伊士運河,發起填河行動的部隊,要是不能及時填出一條道路供大軍渡河,博德曼上校就真的要前途無“亮”了。
“沒有辦法,汽車的目標太大,很難躲過敵人的炮火攻擊。敵人修築了完善的要塞工事,短時間內我們沒有辦法摧毀他們的火力點。
要是堅持下去,我們的損失會非常大。和這些流放的罪犯勞工不一樣,汽車連可是技術兵種,要是把種子打沒了,可沒有辦法補充。”
得益於弗朗茨的大綠化戰略,每年都有大量的罪犯流放到中東地區,戰爭一爆發這些傢伙很自然的轉化為勞工。
勞工是奧地利寶貴的財富,不過一旦加上了“罪犯”兩個字,就瞬間身價大跌,從寶貴“財富”變成了社會“毒瘤”。
……
開羅法軍指揮部,自從從奧軍填河的訊息,雅各布總督的心情就糟糕了起來。
原本他計劃著奪取西奈半島,全據蘇伊士運河,為法蘭西建立赫赫戰功的。
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他剛剛採取行動,非洲大陸的奧地利軍隊就殺了過來,一時間埃及陷入了四面皆敵的窘迫境地。
面對如狼似虎的敵人,邊界上的部隊招架不住,雅各布總督不得不一面收縮防線,一面四處抽到援兵支援前線。
抽到運河一線的兵力,也成為了必然。畢竟埃及地區前些年才爆發了一次大動亂,人口損失嚴重,雅各布總督就算是想要窮兵黷武,也沒有足夠的青壯。
原本雅各布總督還寄希望於奧軍忌憚國際壓力,不敢輕易破壞號稱“永恆中立的蘇伊士運河”。
只要撐上幾個月,等本土分出了勝負,埃及地區就不勝而勝了。
遺憾的是“國際壓力”這張虎皮威懾力太低,這才拖延了沒幾天,就被戳破了虎威。
糟心歸糟心,對自己經營的運河防線,雅各布總督還是有幾分信心的,就算是無法擊敗敵人,也不是短時間能夠被突破的。
“命令運河一線的部隊依託工事就地防守,給敵人迎頭痛擊,打出法蘭西陸軍的威風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