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很多科學技術創新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萬一企業運氣好,在作死的道路搞出了其它有價值的副產品,同樣可以大賺一筆。
比如說:讓電動機體積變小、功率變大;或者是讓發電機體積變小,這些都是現有工業條件下可以實現的。
類似的超前專案還有很多,比如說:電動力火車。
最後研發電動力火車失敗,卻意外的搞出來了有軌電車。
這也算是幸運的,花巨資研發的奧地利鐵路公司,直接改行做起了城市內部交通運輸。
有軌電車明顯比馬拉公交車和蒸汽公交車有競爭力,目前奧地利已經有多個城市,採用這種先進的交通方式。
不同於後世,一個專案從誕生到使用,需要幾年、乃至於十幾年時間的推廣。
現在的資本家無疑要積極的多,通常新產品問世後,僅僅只需要幾個月時間,最長也就一兩年時間,就會向市場推廣。
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利益,現在很多行業都才剛剛開始,沒有那麼多利益集團阻礙。
馬拉公交車、蒸汽機公交車大都是政府出資補貼的基礎設施專案,有更先進、成本更低的有軌電車可用,奧地利政府自然不會拒絕。
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敗的。比如說:有大土豪搞出了“登月計劃”,弗朗茨都只能感嘆有錢任性。
在這個年代想登月,還是早點兒睡吧,在夢裡就實現了。
這個專案才剛剛開始,暫時還沒有成果。不過聲勢還挺大的,據說國內已經有數十名大富豪出資,準備開啟人類的星際時代。
如果這個專案可以堅持百八十年,沒準還有成功的可能,想要產生經濟價值,或許這個時間還要延長一倍。
不管怎麼說,這種科研精神還是值得鼓勵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登月計劃應該會獲得1878年奧地利最佳科技創新獎,而星際計劃則會獲得最具潛力專案獎。
這些獎項,都是弗朗茨專門設立,為了鼓勵科技創新的。
申報條件只有兩個,隨便滿足一個都行:其一、專案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二、專案投資超過一百萬神盾。
當然,這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科研專案必須要有利於人類。
獲獎專案,都可以申請免費科研場地使用,水電費用都減半,地方政府也會大力配合專案組工作。
免稅就更不用說了,奧地利的所有科研專案,都可以獲得政府免稅支援。前提條件是接受政府監管科研經費,杜絕有人利用科研洗錢。
理論上來說,甭管專案最後能不能成功,只要畫上一個大餅,獲得社會認可,捨得往裡面砸錢,那就有可能獲獎。
登月計劃乃至於後面的星際計劃,都是砸錢專案,並且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這只是榮譽性獎項,獲獎難度也不算大。真正的科研大獎還是皇室頒佈的科技貢獻獎,除了現金獎勵外,還有爵位獎勵。
只不過獲獎都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如果是理論研究,還必須要獲得科學界的集體認可。
“科技貢獻獎”不是每年都有,頒發時間三年一次,不分領域,只看科技上的成果。
海外科學家同樣可以報名,弗朗茨是來者不拒。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奧地利本土軍工領域科學家,同樣可以獲獎,海外軍工領域的科學家就無緣了。
沒辦法,頒獎是要檢驗科技成功的。軍工技術都是嚴格保密的,總不能為了獲獎,就把成果交給奧地利人看吧!
難道大家還真能相信,奧地利評獎人員的節操,不會把這些技術拿來自己用?
真要是有人這麼幹,弗朗茨自然不會吝嗇這點兒獎勵。包括造成的後續影響,他都願意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