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情況不用描述,總之是非常糟糕。資本家們的管理模式,可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榨取利潤。
弗朗茨不是聖母,對待敵人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為了奧地利的長治久安,直接選擇了無視。
為此,在歐洲大陸奧地利的罪囚施工隊飽受非議,連帶著弗朗茨也身名受損。
如果不是各國政府的屁股都坐的很正,奧地利的日子就沒法過了。同情亂黨的人很多,許多人都自以為是誇誇其談。
奧地利也有不少嘴炮黨,對待這些人,弗朗茨沒有客氣直接邀請他們去教化罪囚。
簡單的說,就是讓他們和罪犯一起做伴,不需要幹別的,就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經過了親身體會後,這些人離開後都轉變了立場。
當然,也有一部分永遠的留下了。不作死就不會死,聖母黨認為他們都是好人,付出的代價就是生命。
沒辦法,罪囚營裡除了政治犯,就是窮兇極惡的重犯。很多人都是該叛死刑的,送在這裡來只是廢物利用,榨取最後的價值。
有人想要用愛感化他們,弗朗茨是不會反對的,反正誰要去就自己去。
成年人說話是要負責的,不能夠光說不練,既然敢在報紙上鼓吹,就要去監獄實踐。
或許很殘酷,可是這個世界更殘酷。不能為了一個腦殘,犧牲千萬人的利益。
嚴格執法,換來的是社會穩定。既然走錯了路,就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儘管這個代價可能會非常殘酷。
……
墨西哥,馬西米連諾一世難得聰明瞭一次,接受了弗朗茨的建議,將鎮壓叛軍的任務承包給了法國人。
傲氣的法國人還不知道,這是一個天大的麻煩。隨著馬西米連諾一世改革措施的出臺,叛軍的力量也在日益壯大中。
他不光是在效仿奧地利,很多政策做得比弗朗茨都徹底。比如說以法律形勢規定:
勞動者勞動者有權隨意離開他們的僱傭場所,不管他們是否欠僱主的債務,取消一切10比索以上的債務,限制工作時間和使用童工,禁止對勞工實行體罰。
同時,恢復印第安村社擁有財產的權利,並把村社土地給予那些沒有村社土地的村莊。
簡單來說,就是解放了農奴,並且免除了國民的債務,同時又給民眾分發了土地。
顯然,這是符合底層民眾利益的。按理來說,這種土地革命應該很受歡迎,獲得了民眾支援的皇帝可以很快平定叛亂。
現實恰恰相反,沒有組織的底層民眾只是被動接受,並沒有站出來支援皇帝,甚至很多人都站在了皇帝的對立面。
沒辦法,社會的話語權不在皇帝手中,也不在底層民眾手中。沒有統治階級配合,馬西米連諾一世這個外來戶政令不出皇宮。
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地主、資本家,沒有拿到任何補償,這些人自然是非常不滿了。除了抵制改革外,他們還在默契的支援叛軍。
這些人掌握了社會上的話語權,很快馬西米連諾一世就在墨西哥聲名狼藉,貪婪、慘無人道、草菅人命、喜怒無常、獨斷專治……
所有形容暴君的詞語,都變成了馬西米連諾一世的頭銜。支援皇帝的只剩下了理想主義者,這些人都是嘴炮王者。
實際能力大概可能是不存在了,不然這種得罪整個統治階級的政策,怎麼也不應該出臺。
就算是要改革,好歹也要分步走啊!一步到位,那不是升上天堂,而是墜入地獄。
原時空,馬西米連諾一世就是這麼上了斷頭臺的,親自把支援他的立憲派、教會逼到了對立面。
現在弗朗茨的干預,依然沒有改變他作死的心。這不剛忽悠上法國人,就以為天下大吉,可以放心作死了。
國內爛折騰也就罷了,中二皇帝有喊出了收復失地的政治口號。看來是真以為美國人好欺負了,會把吃下去的肉吐出來。
這一舉動,顯然是得罪了聯邦政府。有英法奧三國在上面壓著,聯邦明面上是不敢亂來,暗地裡就沒人可以保證了。
這還不算完,又一件令弗朗茨吐血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