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作死的還是公證公平,支援他上位的立憲派,並沒有在新政府中佔據主導地位,馬西米連諾一世把權利分享給了中立派和反對派,引發了他們的不滿。
很多立憲派成員對皇帝絕望,認為他們投資打了水漂,紛紛選擇撤資,不對應該是冷眼旁觀。
畢竟馬西米連諾已經是皇帝了,立憲派就算是後悔,也沒有辦法換一個新皇帝。
上一屆政府改革的成果,馬西米連諾選擇性的保留了大半,因為沒有考慮水土不服,又引發了國內各階層的不滿。
比如說:在繼位之初,天主教會也是出了大力的,目的就是希望收回他們失去的土地。
這部分土地並不是分給了民眾,大部分都落入了共和派官僚和支援他們大地主、大資本家手中。現在共和派在政治上失利,教會自然要反撲了。
正常情況下,馬西米連諾一世肯定是站在自己的支持者這邊,打擊共和派這個敵人。
然而,他認為教會不應該持有太多土地。這些土地被收歸了國有,政府又賣給了私人,屬於合法交易。
毫無疑問,這違反了黨同伐異的準則。不能給支持者們帶來利益,自然不要想大家繼續支援他了。
可以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馬西米連諾一世不但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親信政權,反而把很多支援他的人趕到了對立面。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典型的作死案例,就是馬西米連諾一世繼位不久,就讓墨西哥帝國的債務翻了三倍。
作為一名理想主義者,自然是非常好忽悠了。
剛剛登基就面臨財政危機,政府需要資金運轉,干涉墨西哥內戰的法軍需要回報,而國庫早就跑老鼠了。
面對這種困境,馬西米連諾一世只能對外借款。作為他的支持者法國人自然吃下了這塊蛋糕,只不過法國人的胃口有點兒大。
除了法國人外,另外兩家干涉國的利益同樣要保障。承認前任政府欠下的債務,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裡馬西米連諾一世再次犯下錯誤,這裡面很多債務實際上都是非法的,並不需要新政府繼承,他都全部攬下了。
大名鼎鼎的《米拉馬協議》就這麼簽訂了,馬西米連諾一世委託法國銀行發行了1.14億比索債券,其中法國人扣留了三分之一償還自家債務,又扣留了四分之一償還其它國家債務。
加上亂七八糟的手續費,最後到了馬西米連諾手中的就剩下4218萬比索,這些錢還要支付法軍駐軍的軍費,和維持政府的運轉。
什麼事情都沒有幹,債務就擴大了三倍。墨西哥國內的有識之士,自然看不上這個皇帝了。
就算是要貸款,好歹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啊。這筆債務墨西哥政府沒錢還,現在法國人要求馬西米連諾一世抵押關稅。
馬西米連諾一世反應了過來,他發現自己被人騙了。
墨西哥帝國根本就沒有外界傳聞中的那麼富裕,盛產白銀不假,可是這些礦產大都有列強背景,根本就收不到幾個稅。
馬西米連諾一世知道海關的重要性,不願意就這麼交給法國人,雙方的密約期結束。
“陛下,這是條約你簽字吧!”
法國駐墨西哥司令官巴贊,直接拿出了一份檔案遞給了馬西米連諾一世,絲毫看不見對皇帝的尊重。
馬西米連諾一世拿起了檔案,掃視了一遍,直接撕的粉碎。語氣冰冷的說:“好了,你現在可以滾了。”
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馬西米連諾也是有脾氣的。法國人不給他面子,自然也不可能讓他給面子。
巴贊臉色鐵青的離開了皇宮,到底還是沒有說出威脅的話來。不把馬西米連諾放在眼裡是一回事,明面上他還是不能亂來。
他又不是共和派那幫暴民,法國同樣也是君主制國家,維護君主尊嚴是歐洲各君主國共同的意志,巴贊自然不會犯忌諱。
拿不到皇帝的簽字沒有關係,拿到內閣的簽字也一樣。本來法國人就是準備隨便找一名高官簽字,然後造成既定事實。
現在巴黎政府連擔任墨西哥海關的官員都任命好了,就等著補一道合法手續,就去上任了。
只不過因為一次宴會中,巴登和馬西米連諾一世發生了衝突,他才故意拿出檔案來刺激馬西米連諾。
從一開始法國人就只是想要一名傀儡皇帝,很遺憾馬西米連諾壓根兒就不配合,依舊在努力做一名好君主。
然而,這種努力很大程度上惡化了局勢。作為法國人聯合立憲派、保守派、教會推上去的皇帝,馬西米連諾在政治上並沒有和支援他的階級站在一起。
異想天開的想要成為一名最公證的君主,不做任何政治派系的代言人。他希望建立一個溫和派政府,獲得各方的共同認可。
目前他成功的完成了一半目標,做到了公平公正,沒有成為任何階級、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剩下的一半,估計是永遠都做不到了。如果國內的政治集團,需要他頂住法國人的壓力,現在馬西米連諾已經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