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重的還是傷員,一旦感染上了瘟疫,基本上都有死無生。”
佩利西耶只能在心裡問候了一遍英國人,倫敦爆發的霍亂並不嚴重,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沒有全面蔓延開來,反倒是他們遭了殃。
……
倫敦
外交大臣托馬斯嚴肅的說:“首相閣下,剛剛得到了訊息,君士坦丁堡的法軍沒有能夠控制住瘟疫,現在已經開始擴散。
昨天晚上,拿破崙三世在凡爾賽宮接見的奧地利駐法大使,兩人秘談了兩個多小時。
外交部分析,這次密談可能和近東戰爭有關。君士坦丁堡的變故,讓法國人對這次戰爭喪失了信心。
巴黎政府有可能單方面和俄國人結束這場戰爭,現在他們透過奧地利人向俄國人傳遞和談的訊號。
根據我們蒐集的情報,最近奧地利駐倫敦公使也很活躍,頻繁接觸國內的主和派領袖,維也納政府似乎有意調停這次戰爭。”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喬治漢密爾頓戈登開口問道:“法國人有意結束這場戰爭,並不令人奇怪。
外交部判斷奧地利人想要調停這次戰爭,理由是什麼?從利益角度上出發,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奧地利越有利。”
國際政治利益永遠都是決定性因素,近東戰爭持續下去,不但能消耗英法俄三國的實力,奧地利還可以大發戰爭財。
從利益的角度出發,維也納政府沒有道理,讓三國提前結束這場戰爭。
托馬斯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奧地利人不希望我們真的分出勝負,維也納體系雖然崩潰了,但是奧地利政府並沒有放棄歐洲平衡戰略。
無論是俄國人贏了,還是我們贏了,奧地利的超然地位都不復存在,新一輪的國際鬥爭必然會爆發。
近東戰爭持續下去,雖然符合奧地利的利益,可是最後的結果卻不可控。
這次近東戰爭,奧地利已經拿到了太多的利益,現在急需消化下去。梅特涅的作風是一貫求穩,現在見好就收很正常。”
亨利首相點了點頭,和國家戰略相比,些許經濟利益不值得一提。夾在法俄之間,奧地利政府想不執行歐陸平衡政策都不行。
“你們有什麼計劃?”亨利首相問道
托馬斯回答道:“首相閣下,近東戰爭打到了現在,我們遏制俄國人的計劃已經失敗了。
繼續下去,除了增加傷亡外,並不具備實際意義。
我們的優勢是在海上,跑到陸地上去和俄國人拼命,只有前任那幫白痴才幹的出來。
未來我們的戰略,還是挑起俄法、俄奧、俄普矛盾,理由歐洲各國的力量牽制住俄國人,我們只是在海上圍堵俄國人就行了。”
戰爭總是能讓人吸取教訓的,近東戰爭就讓倫敦政府得出了結論,跑到陸地上去和俄國人決戰是非常白痴的。
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次就夠了,同樣的錯誤他們不會再犯第二次。
……
維也納
看著巴爾幹半島的地圖,弗朗茨正在發呆。
貌似這次玩大發了,真要是讓俄國人吞併這些地區,未來不光是英法會頭疼,奧地利也會遇到麻煩。
不要看在政府會議上,弗朗茨再三強調俄奧同盟的重要性,那只是政治需要,暗地裡下絆子的事情,他也沒有少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