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輸的太冤枉,戰後法國人一直都不服氣,英國人挑撥了一下,法德兩國就變了解不開的死仇。
弗朗茨不確定的問道:“如果法國人只是動用這麼多軍隊干預,我們應該兜得住吧?”
專業問題,還要專業解答。
弗朗茨自認為還是有一定軍事水平的,這個水平主要體現在戰略上。如果具體到了戰術上,指揮團級以下的戰鬥估計沒有問題。
現在這種動則數十萬大軍的戰鬥,還是總參謀長拉德斯基元帥更有發言權,他和巔峰時期的法國軍隊交過手,有親身體會。
拉德斯基元帥想了想後回答道:“陛下,現在的法國軍隊已經不是拿破崙時代那麼戰無不勝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消磨,早已沒有了那種天下無敵的氣勢。
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和法國人進行決戰。
如果等巴伐利亞王國把鐵路修透過後,再採取軍事行動,那麼一個星期之內,我們就能夠打到巴登,將法國人擋在國門之外。”
自從看到奧地利政府的鐵路網戰略過後,拉德斯基元帥就發現了鐵路在軍事上的巨大用途。
既然鐵路可以用來運貨,自然也可以用來運兵,同時還能夠有效提供後勤保障。
南德意志地區不是龍潭虎穴,奧地利在這些地區經營了很多年。出兵幾乎就是橫掃,有民族主義者當帶路黨,這些小邦國想要抵抗都難。
只要速度夠快,不給這些小邦國勾結法國人的機會,就不會出現大的變故。
甚至不需要太長時間,只需要兩三個月時間,政治上擺平了各國領導層後,這些德意志邦國的軍隊還可以搖身一變,和奧地利軍隊一起抵抗法國侵略者。
獲得當地民眾的支援後,奧地利就立於了不敗之地。現在的法蘭西,已經不是拿破崙時代了,可以一路橫推過去。
陸軍大臣溫迪施格雷茨親王開口說道:“不光是南德意志地區,如果法國人出兵干預,也有可能和撒丁王國一起在倫巴第地區動手,使我們兩線作戰。”
拉德斯基元帥搖了搖頭說:“沒有關係,他們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
如果法國敢把主力派去義大利地區,大不了拼著義大利地區不要,我們直接打到巴黎去。
從距離上來說,我們還更佔便宜。能不能攻佔巴黎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和法國政府賭。
我們賭輸了大不了就是一個倫巴第,要是賭贏了,法國人要付出的代價就大了。”
看著兩人的爭議,大家默契的沒有參與。這正是弗朗茨想要的效果,陸軍部和總參謀部要是一點兒矛盾都沒有,他就要換人了。
和信任無關,這是帝王平衡之術的本能。
要是讓手下人串通一氣,那麼他們就要欺上瞞下了,歷史上被架空的皇帝可不是一個兩個。
同樣也不能讓手下人鬥得不可開交,大家都忙著內鬥,誰去做事啊?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想了想後,反駁道:“法國人又不是紙糊的,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攻克呢?
一旦無法攻克巴黎,戰爭陷入了僵局,法國人在本土作戰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他們很快就可以動員數十萬炮灰出來。
這些炮灰部隊沒有經過訓練,但是在保家衛國的時候,還可以靠士氣彌補訓練的不足。
到時候受制於後勤補給,我們依然要徒勞無功的退出去,而丟掉的義大利想要收回來就難了。”
拉德斯基元帥不甘示弱的說道:“就算是攻克不了巴黎,我們也可以讓法國人元氣大傷。
他們人可以集中兵力保衛巴黎,其它的地區他們就沒有守衛了,如果他們不肯妥協,我們就一路燒殺搶掠,毀掉他們的東北部地區的工商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