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智商?
於大章記得韓連文今年最少也得三十多歲了。
“詳細說說他的情況。”
“好。”電話那邊的警員答應一聲後,從身份資訊開始說起:
“韓連文,男,34歲,無業,十六年前被人打傷,導致智力下降,智商永遠停留在了六歲……”
聽對面說完身份資訊,於大章沉默一陣,問道:
“當年那件事應該是雙方私了的,你們是怎麼查到的?”
他說私了,不是猜的,而是透過何天鑫的身份資訊推斷出來的。
當年何天鑫也參與了,但他的底子非常乾淨,一個案底都沒有。
從這一點就可以得出判斷,當年韓連文的案子沒有經過法院審判。
“確實是私了的。”
對面的警員回答道:
“但在私了前,警方已經立案處理,不但留下了調查記錄,還有相關的傷情鑑定。”
“這些資料被當年負責調查的警員儲存了下來。”
“我們還找到了那名警員,就當年的事情,進行了詳細的問詢。”
立案是刑事訴訟的初始階段。
所以,即使是刑事立案,也並不意味著就有了案底。
但調查記錄會有留存,就算最終撤案了,調查記錄依然還在。
傷情鑑定本身也並不會直接導致留下案底,最後還是要看法院的判決。
“將當年參與這個案子的人員名單給我發過來。”
於大章說這句話時,不免有些激動。
既然有調查記錄,參與者中很可能有那個策劃人。
現在十一個人的名字都已經知道了,只要看名單就能分辨出來。
很快,名單發到了於大章的手機上。
上面只有十個名字,說明當年參與韓連文案的,只有十個人。
他快速看了一遍,果然在其中發現了一個陌生的名字:萬博。
沒錯了……於大章心中暗喜。
就是他!
至此,錫城十二少最後一個人也找到了。
“這個叫萬博的人,把他的個人資訊給我。”於大章對著電話說道。
對面的警員回應道:
“確實有個人資訊,不過是十六年前的。”
他的話裡還有一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