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知道是尿?”於大章問道。
他想知道勘查人員是如何進行分辨的。
“試紙。”那名警員說著,遞給了於大章一張:
“送你了。”
於大章伸手接過,本能地想說聲“謝謝”,可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他覺得對方在戲弄自己。
專業人員的通病。
對於專業領域以外的人,總是帶著一種居高臨下,或者輕蔑的態度。
於大章咬了咬牙,忍了。
直到他們勘查結束,他才開口問道:
“尿液能檢測dna嗎?”
“可以。”之前那名警員回答道:
“但是相比血液、面板、毛髮來說,尿漬的準確率要低一些。”
低點無所謂……於大章心中大喜。
不管怎麼說,總算採集到了嫌犯的dna。
這對於整個案件的偵破來說,無疑是一個具有突破性的重大進展。
於大章轉頭看向身邊的葉智羽,問道:
“他還會來嗎?”
身邊有個現成的心理學大師,在分析對方心理方面,肯定會有獨特的見解。
而且葉智羽一直跟著自己,對於案情也很清楚。
“說不準。”葉智羽搖搖頭:
“人的心理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的。”
“而我們只能依據現有的情況,判斷某一段特定時期內的心理狀態。”
他是怕判斷錯誤負責任……於大章立刻猜到了葉智羽的想法。
心理學就是研究人的,而且絕對能用在分析案情上。
不然也不會有《犯罪心理學》這類書了。
“那你就說個大概判斷。”於大章說完又補充了一句:
“說錯了不怪你。”
也許是最後那句話起作用了,葉智羽本來嚴肅的表情緩和了幾分,認真的想了想,才說道:
“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時,會不由自主地處在一種緊繃狀態。”
“人在這種狀態下,通常不會回頭去做重複的事,他既然已經連續兩天來到這裡,大機率是不會再來了。”
“就算他最後將事情完成,也會去熟悉的地方或者親人身邊,再來這裡也變得毫無意義。”
於大章聞言點點頭。
這和他想的差不多。
嫌犯來這裡能做的無非就兩件事:
1,確認死亡的真實性。
2,洩憤。
兩個目的都達到了,他也確實沒有再來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