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他們處理善後更加熟練和老道,選定的替罪羊竟然都不認識他們。
接下來,於大章又聽取了其他小組的彙報。
和他想的一樣,只要是十六年前犯案的,多少都對陷害他們的人有印象。
其中有四個人見過那個小團體聚集。
現在可以確定以下兩點:
1,在1998年,錫城市多了一個由十名學生組成的小團體,他們來自不同學校,年齡相仿。
2,該團體人員總數為十二人,組織者是一個身高不足一米七的矮個子男人。
十二人這個數字是之前於大章推斷出來的。
昨天結合劉淼提供的線索,這個數字已經可以確定下來了。
現在九個人已經瘋了,馬健和劉淼正在調查另外兩個人。
只剩最後那個組織者還沒有找到。
昨天馬健和劉淼走後,於大章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假設……
那個組織者就是嫌犯本人。
只有他最清楚團體裡所有成員的資訊。
動機也很明顯,讓團體內的所有人閉嘴,這樣他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用再擔驚受怕。
可這個假設很快就被他推翻了。
首先,雖然沒拍到嫌犯的相貌,但身高和體型卻拍得很清晰。
嫌犯身高1.78米,這是透過現場勘查和監控影片比對出來的,絕不會有錯。
而且就算組織者想殺人滅口,那也沒有必要都給逼瘋了吧。
直接殺了不是更省事麼。
嫌犯這麼做顯然有洩憤的心理。
基於這兩點,就可以排除組織者是嫌犯的可能性。
所以,還要繼續深挖!
“這裡是斷指案被害人的肖像畫。”
於大章指著面前的一摞紙張,說道:
“準確地說,是他們十八歲時的肖像畫,我影印了六份,每個小組一份。”
說著,他將這一摞影印好的畫像推給離他最近的許隊。
許隊留下九張後,向下傳遞。
很快,六個小組全都分到了一份。
“你們已經和各自的受冤人接觸過了,並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資訊。”
於大章看著他們說道:
“相信大家都對十六年前的事件有了一定的瞭解。”
“這一次你們拿著這些肖像,再去會見他們,目的就一個:深挖!”
“只要是和這九個人有關的事情,儘量讓他們去回憶,無論回憶起什麼,都要詳細地記錄下來。”
十二名警員聽到後,紛紛點頭。
同時他們也被這九張肖像畫震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