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改元登基 (第1/2頁)

建安二十三年秋八月,中原接連出現祥瑞,戰馬馳報邯鄲。

先是大河奔湧,有漁人發現神龜馱河圖出現,其後南陽出麒麟,洛陽鳳凰來儀,金龍現於太行之巔……

種種祥瑞之兆,讓朝中文武、天下百姓都欣喜不已,又因先前劉協早已傳詔讓位,漢王劉琦登基已是順理成章之事。

以楊彪為首的幾位朝中老臣聯名上奏,祥瑞降世,劉琦文治武功,德配唐、虞,明並文、武,可即皇帝位。

隨後兩日,荀彧、法正、馬良等紛紛響應,齊勸劉琦順天應人,當繼位大統,平定四海。

八月初八,有司選定吉時,天子劉協帶領文武登上祭壇,舉行禪讓之禮。

是日天高雲淡,北雁南飛,遠望太行巍峨起伏,如巨龍盤踞,雖不是在洛陽,但氣勢依然雄壯,鼓聲如雷,禮樂喧鳴。

祭壇之上,赤色絲帶纏繞樑柱,帶如烈焰燃燒,金龍布幡迎風飛揚,饒是見慣了許多大場面,此時的劉琦依然熱血沸騰,激動得手心冒汗。

鼓樂聲中,楊彪、伊籍、許靖主持禮儀,與天子焚香祭拜天地,誦讀祝文詔書。

詔書由中書令荀彧主持,陳琳、楊修輔助起草,讚頌漢王劉琦文治武功,天佑大漢不絕。

劉琦照例三辭之後,接過劉協捧來的玉璽,穿上早已準備好的金色龍袍,正式登基為帝。

說實話劉琦總覺得老劉家的玄色太不吉利,後面雖因火改為赤色,但偏絳色,太過黯淡,還是後期流傳千餘年的明黃色才顯出皇室的貴氣。

藉著金龍現瑞,又以金生水為由,言大漢四百年早已腐朽,該當重新煥發生機,說服眾人改掉傳承的玄色,將皇室顏色定為金色。

在羽林軍的護衛之下,劉琦身穿龍袍,緩步登臺,每一道臺階,彷彿踏過他這傳奇的半生,最終登上人生巔峰。

回首掃視群臣,百官跪拜於地,山呼萬歲,如山崩地裂,劉琦竟忍不住熱淚盈眶。

雖說最倚重的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不在身旁,此時卻滿心愉悅和說不出的成就感,歷經波折,總算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小目標。

禮成之後,有司再次燔燎告天,祭告群神及歷代帝王,設太廟於洛陽,改元章武,既是向光武帝致敬,也算是給劉備一個交代。

登基大典足足折騰了一個時辰,劉琦才宣讀,諡父劉表為昭文皇帝,夫人習氏為皇后,長子劉能為皇太子。

說實話,劉琦對這個太子之名大為不滿,但奈何是劉表所起,大概是覺得先前兒子太過無能,所以將希望寄託在孫子身上。

除此之外,封弟劉琮為文獻王,負責收納百家之言,校訂天下經典部集,刊定《炎漢大典》,隨著印刷術日趨成熟,劉琦想盡早把這些史料典籍儲存下來,後世遺失太多,實在令人惋惜。

一直鎮守益州的劉磐封蜀王,整個西南地區,劉琦要的不僅是安定,急需開拓發展。

又封劉協為中山王,但劉協再三不受,不願再牽扯權力之事,只好與劉琮相似,封仁濟王發揚中華醫書,暫居鄴城整理皇家醫藥典籍。

隨後劉琦又發出一道令所有人大出意料的詔書:封因王事沒於襄陽的劉備為昭烈公,配享太廟。

眾文武錯愕之際,又大感劉琦仁德之心,成就大業不忘舊恩,名望又無形中漲了一波。

最新小說: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 太子威武 崇禎之軍火大明 從揍哭劉徹開始 我在大秦長生不死 侯府趕走假千金?裁到大動脈啦! 一品權臣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 三國之帝皇召喚系統 我家陽臺通三國 棲桂枝 誆宋 明末流賊模擬器 我崇禎有一群祖宗撐腰 大唐之逍遙太子 鷹揚英格蘭 大明:我截胡孫若微,朱瞻基傻了 紅樓天驕 大明:開局就聯姻,父皇激動壞了 三國:老闆莫慌!俺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