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全取漢中 (第1/2頁)

劉琦對張魯的規劃,並不只是簡單的立教弘道,既為教化人心,勸人向善,更為傳播華夏文明做準備。

無論異族還是異域,文化滲透和文明傳承才是拓荒的根本,否則不管打下多大地盤,都只是一盤散沙。

劉琦打算設立英雄碑,為所有為國征戰的將士設靈牌靈位,有專人祭掃誦經,誦經祈福,永久祭祀。

這對全軍無疑是極大的激勵和鼓舞,而供奉歷代英雄大賢也是道門的傳統,兩者相輔相成。

張魯當場便聽得熱血沸騰,雖然劉琦年紀輕輕,但於他有開悟之恩,以師禮相拜,恨不得即日便到長沙準備。

再次回到南鄭,閻圃等人發現張魯彷彿換了個人,非但沒有兵臨城下的驚慌,也不見即將覆滅敗亡的頹喪,反倒整個人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當張魯宣佈準備投降時,楊任吃驚道:“師君似乎神志不清,那劉琦莫非有通神本事,能迷惑人心?”

閻圃也心中疑惑,開城投降雖是無奈之舉,但從未見過投降還如此興高采烈的,二人究竟說了什麼?

傍晚時分,張魯率領眾官開城迎接劉琦,將敕令釋出各地,並派人向張衛傳信,讓他們獻出陽平關,劉琦自會封官犒賞

漢中全境歸降,也免去一場刀兵之災,劉琦也欣慰不已。

十幾年休養生息,十餘萬人口,錢糧充足,比整個關中還要富饒。

當天晚上設宴慶功,軍民同慶,各處祭酒也都到齊,與張魯商議弘道之事,願追隨者前往長沙,願留在漢中的也有獎勵。

一旦在衡山立教,張魯便是開山鼻祖,而各位祭酒也將成為弘道先賢,開宗立派,揚名後世,千百年後,也如三皇五帝一般,享受人間煙火。

眾人正暢談弘道大業,忽然寇封匆匆來報,守將楊任帶著數百隨從,從南門逃走,請令去追敵。

“宵小之輩,不足為慮!”劉琦不以為意,命其小心巡城,加強治安,不必去追。

酒宴盡歡而散,次日劉琦便傳令各地,恢復回漢中郡名號,郡縣官員依舊制,各處義舍改為驛站,只留部分廟觀過渡。

雖說立教弘道是為將來準備,但也要有個度,像漢中這樣教法高於國法肯定不行,治民還要外儒內法,宗教決不能干涉政權。

正商議安排各處官員,張魯匆匆來見,卻是其弟張衛不肯歸順,竟帶著陽平關一萬多守軍逃入巴中。

劉琦安撫張魯道:“人各有志,不必強求。不過令弟既然一心作亂,將來可就不要怪我手下無情。”

張魯嘆道:“人各有命,冥冥之中早有定數,吾既矢志弘道,也該放下這一切了。”

劉琦笑道:“明公此去南方,若能傳道到南越,可比當年老子出函谷關化胡之舉。”

“豈敢與道祖相比?”張魯神情激動,但還是保持謙遜,乾笑道:“在下此來,還有一事要拜託將軍,只是有些冒昧,難以啟齒。”

劉琦道:“但講無妨。”

最新小說: 明朝大禍害 大乾敗家子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殿下的金絲雀跑路了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三國:靈堂詐屍,開局嚇哭蔡文姬 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 太子威武 崇禎之軍火大明 從揍哭劉徹開始 我在大秦長生不死 侯府趕走假千金?裁到大動脈啦! 一品權臣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 三國之帝皇召喚系統 我家陽臺通三國 棲桂枝 誆宋 明末流賊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