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動不動,經書裡說修成內丹可以超脫輪迴,脫殼飛昇,就如史記·五帝本紀《莊子·在宥篇》記載:軒轅黃帝,兩度登臨崆峒山拜廣成子為師學道,學習道家內丹功。其年史載廣成子壽高一千三百多歲。
《史記·封禪篇》記載:黃帝練道家內丹功後,其三百八十歲,身心康壽,脫殼飛昇。
龍虎道道家內丹功傳人,張道陵長子,張衡因修練道家內丹功後,智慧大開。因而發明了《黃帝飛鳥歷》、渾天儀、地動儀、風候儀等。
可事實上到底怎麼樣,誰也不知道,按照夜風所理解應該是武功修為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確實可以延年益壽,至於說飛昇和活一千多歲,在他看來這已經是神話了。
而且華山派曾為全真教的分支,也一定程度上傳承了全真教的道家衣缽,可是夜風在華山這麼多年,也沒發現有什麼內丹修煉之法。
可是沒想到這次開封之行竟然得到了外丹之法,這怎能不讓他驚喜,尤其是上面說記載的煉丹經驗和幾種丹藥的配置,更是讓他有種喜出望外的感覺。
有了這些,夜風相信若是他可以將這些丹藥煉製出來,還用怕什麼少林、武當、閻王殿,甚至是江湖第一勢力蓬萊閣,他都不再忌憚。
一時間,他甚至有些蠢蠢欲動,回山煉丹的衝動,可是想想下山時的目標,他還是決定再等一段時間再回去,畢竟目的還未達到,現在回去也只是浪費時間,更何況令狐沖還處在危險時期,更是不可能現在就回山。
朝陽初升,一天天的時間過去了,夜風這一日終於到了太原城。
太原北接忻州,東連陽泉,西交呂梁,南界晉中。位於山西中北部的晉中盆地,背靠二龍山,汾河自北向南流經過。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讚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為晉王於太原,遂因此擴建太原城,成為明代九邊重鎮之首。
趕到城中時,時候已經不早了。夜風便找了一間客棧安頓下來。
此處距離雁門關已是不遠了,最多再有兩天的時間,夜風就可以到達西域小鎮。他也必須在到達小鎮之前將三尸腦神丹的解藥配置出來。
將小二打發走,一切都收拾停當後,夜風便從包裹裡將已經曬乾的藥材取出,磨好後,開始搭配起來,當將三尸腦神丹的解藥搭配好後,已是三更時分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夜風用過早飯,便離開了太原城,一路快馬加鞭的向著雁門關的方向而去,甚至連路過大同府的時候也沒有停下,直接穿過大同府,向著雁門關急奔。
眼前離雁門關越來越近,夜風心裡也開始不由焦急起來,畢竟他現在也不知道令狐沖到底怎麼樣了,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指示還呆在客棧裡,萬一要是離去的話,恐怕他還要再浪費時間去尋找。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一道身影跌跌撞撞的從路旁上衝了上來,夜風頓時心裡一緊,勒住韁繩,陡然一聲馬斯聲響起,夜風怒火沖天道:“什麼人?為何攔我去路?”
一身已經看不出眼色被鮮血染紅的青衫,披頭散髮的的青年突然抬頭滿臉苦澀道:“兄臺見諒,是我的不對,我這就走!”說完,踉踉蹌蹌準備向著路旁走去,剛抬起腳,一個不穩,頓時向地上撲去。
眼看就要倒地的瞬間,一隻手憑空出現在青年的面前,直接將青年扶了起來。
“二師弟,你不是在客棧嗎?怎麼會傷成這樣?”
熟悉的聲音讓青年身子猛然一顫,望向夜風目光充滿了疑惑道:“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夜風聞言一愣,卻轉眼想到自己已經改變了容貌,不再說話,伸手將令狐沖一把帶起,身子一縱上了馬,掉頭向著大同府的方向而去,既然令狐沖已經找到,可看情況應該發生了什麼事,現在最要緊的是為令狐沖療傷,順便解毒。
至於剩下的事情,也只有等令狐沖傷勢痊癒之後再說。
而夜風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離開不到片刻,幾個和尚從遠處趕了過來,看著路邊的血跡,其中一個和尚道:“阿彌陀佛,看樣子那位施主應該沒有走遠,我們快追!”
“是!師兄!”
頓時,剩餘的和尚紛紛應著,紛紛隨著師兄向著官道兩旁的追去。
卻說夜風帶著令狐沖並沒有進入了大同府,而是直接穿過大同府向著郊外而去,畢竟以令狐沖現在的情況,若是進入大同府豈不是明擺著告訴他人,兩人有問題嗎?
在神識的幫助下,夜風順利的將令狐沖帶到一個天然的石洞內,石洞內到處充滿了白色石鐘乳,在石洞裡閃著微微的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