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嶽不群便和甯中則交代了一些瑣事後,便帶著夜風一路上向著終南山而去。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道家文化”、“佛門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祥聖地,位於秦嶺山脈中段,與華山最近處僅有四百多里。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嶽不群和夜風兩人身騎一匹馬用了一天時間就風塵僕僕的趕到,將馬匹寄存在山下一家酒肆中,兩人徒步向山上而去。
山上古樹參天、重巒疊嶂,溝壑無數,溪深壑險,懸崖峭壁群峰聳立,一路之上,夜風充分的瞭解道了終南山的險惡,不說不時遇到的蛇蟲鼠蟻,偶爾森林深處傳來的狼嚎聲也讓人感到心驚。
直到夕陽西下,兩人才來到終南山全真教的遺址,想著往日金碧輝煌的全真教此時已剩殘巖斷壁,不由感嘆時光的可怕。
經過百年多的滄桑鉅變,誰還能看出這是以前的天下第一大教,走過一路雜草叢生的路面,來到後山,此時的後山也被植被覆蓋,和書中記載已經是大相徑庭了。
而古墓也不見蹤影,轉眼,嶽不群和夜風兩人已經在後山搜尋了三天了,將後山的大半形落都已找遍,也不見古墓的入口,若不是夜風確認古墓就在附近,恐怕嶽不群已經放棄了。
腦海中不斷的回憶著華山派先輩的手札典籍和前世書中的關於古墓的描述,不斷著對照著周邊的景色,直到第三天午時,師徒倆人搜尋到一面山壁附近,沿著山壁走到十丈的時候,一叢叢雜草蔓藤將周圍籠罩著,嶽不群用手中的長劍在前方開路,來到山壁近前,只見山壁上生滿了苔蘚,山壁向內凹進了一尺左右。
揮劍,兩人走了上去,用劍將身邊的荊棘砍斷,近身檢視,那凹進山體的地方是一洞口,山洞大小能容三人並肩而行,洞內也不慢了厚厚的苔蘚,遠看一片翠綠,和洞口的荊棘苔蘚連成一片,看上去就如天然形成一樣,就在兩人沿山壁繼續尋找時。
“咦!”
夜風頓時驚訝的叫道,卻是剛才無意中用手中的長劍砍掉旁邊的蔓藤,發現了一條石縫,縫隙處也有一部分蔓藤,夜風心下一動,將劍收起,伸手將縫隙內的蔓藤抓出,頓時勢必上的苔蘚沿著剛剛路面的石縫大面積掉落,那勢必上的縫隙居然一直延伸到地面,縫隙接近平直,縫隙兩旁比較光滑,絕對不是天然形成。
此時卻不群也發現了這個山洞的不正常,和夜風兩人一起清理起洞內的苔蘚,將其中一些石縫內的苔蘚全部扒掉,只見四周的石縫沿著山洞形成了一扇巨大的石門。
“斷龍石!”
師徒兩人頓時驚叫道。
“不想我們師徒兩人在這裡尋找了三天,有幾次路過竟然對面而不相識?”嶽不群微微嘆道,卻是兩人有好幾次路過,並沒注意到這個山洞,直到兩人將對面的山壁清理了一遍,打算清理這一面才發現。
囑咐夜風退出洞外,嶽不群用起渾身的功力向著斷龍石轟去,只見斷龍石只是微微一顫,便沒了動靜。
兩人立刻大眼看小眼,無語的望著眼前的斷龍石一陣沉默。
“師傅!弟子記得書中曾有記載,說在附近有一條暗河可通往古墓!要不我們再找找!”夜風望著嶽不群一臉黯然的道。
嶽不群聞言眼睛一亮道:“那就再找找!”
說完,兩人便沿著古墓所在的位置,開始尋找起暗河來,也許是百年間地質變幻,兩人直到夜色已深也一無所獲。
重新站在斷龍石前,嶽不群道:“風兒!不若我們先回去,等找到可以轟開斷龍石的器物再來!”
夜風無語的望著嶽不群,臉上無奈的道:“師傅!您知道什麼器物才可打通斷龍石嗎?”
嶽不群頓時閉嘴不談,畢竟傳說斷龍石只要一放心,可謂是神仙難進!
夜風站在古墓的門口望著那佇立不動的斷龍石,忍不住的暗道:“難道真要無功而返不成?”
想著,忽然記起剛才走過一個山谷時的那條小溪,聯絡著百年山川的演變,雙眼霎時一亮道:“師傅!您跟我來!我知道從哪裡進古墓了!”
說著,就向著記憶中的山谷而去,身後嶽不群緊緊的跟著,生怕夜風出了什麼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