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盤古科技衛星是否超重,是否有安全隱患,是否影響本次發射?
其實,盤古科技的衛星是否會竊取米國火星探測的技術。
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米國人的自尊心,我憑什麼幫助你發射衛星,你又不是我的盟友。
“拒絕盤古科技,就說咱們的火箭沒有空位了,不好意思。”
蕭銘發出這一份合作函,目的只是為了噁心下NASA,並沒有想到NASA會真的接受雙方的合作。
雖然《時代週刊》對蕭銘的採訪在米國社會發揮了正面效應,但是這種微弱的效應並不會影響大部分米國人和米國際精英界對夏國人的偏見。
米國就是這樣的矛盾,一方面科技層許多專家教授希望能夠到夏國工作,一方面經營層和大部分米國人又看不起夏國人。
拒絕函發給了盤古科技,蕭銘只是哈哈一笑,當做樂子就過去了。
敏感的米國媒體卻因為這件事大報道特報道。
CNN:盤古科技祈求NASA幫忙發射火星探測衛星,被NASA拒絕。
這還算是正常的報道,還有更加極端的。
《環球郵報》:盤古科技祈求NASA幫忙發射火星探測器,的NASA考慮米國的衛星安全隱患影響本次登陸火星任務,拒絕了盤古科技的請求。
《紐約時報》:登月是夏國的最高水平,夏國至今沒有任何技術能夠探索火星,他們在祈求NASA的幫助,但是夏國衛星有嚴重的安全隱患,米國人不能夠冒險。
夏國的社交媒體幾乎不會報道這些垃圾新聞,但是夷洲島等華人圈媒體是對希望媒體開放的,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訊息。
夷洲島的網友跟隨者米國媒體無情嘲笑夏國。
“真實太搞笑了!前段時間吹牛自己能夠登月,現在怎麼還在求NASA啊!”
“還是米國的技術先進,大陸那邊全部是都是自嗨的假新聞。”
蕭銘看到米國媒體這樣報道這件事,也是無語,他自嘲道:“我也是戰略忽悠局的人了,能夠以這種方式娛樂一下對岸的網友還是功德一件。”
垃圾媒體的訊息並不會影響盤古科技的重大專案研發。
當徐利民再次帶著紅眼圈出現在蕭銘面前時,蕭銘覺得可控核聚變應該是成功了。
“成了!”徐利民的聲音有些沙啞,“我們算是站在世界能源之巔,如果再能夠搞到月球的氦三,南安非那邊的核裂變發電站都可以停了。”
“引力波果然管用,我們解決了可控核聚變最難的粒子控制和能量輸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