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實驗室還有點事,我先走了。”蕭銘趕緊起身。
“是雨雨吧?你們兩整天也別實驗來實驗去的,實驗室裡有什麼戀愛的氛圍?沒事去看看電影,兩個人去外面旅旅遊,住住酒店什麼的。還有,怎麼這麼久都不把雨雨帶回來了,你們兩到底啥時候能夠定下來啊!”
何慧這話也說得夠直白了。
蕭建強趕緊咳嗽了兩聲說道:“孩子這麼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安排。情侶之間,有共同語言共同的理想,才能夠走得長,我覺得實驗室裡挺好,快走吧,時常讓雨雨過來吃個飯什麼的。”
蕭銘趕緊開溜,老爹在戀愛觀上可一點都不落伍。
盤古科技生命科學實驗室,鄭璇雨、高思綺、林立、徐利民等人都在。
蕭銘知道為了完成蕭銘提出的思維控制青荷裝置的設定,生命科學實驗室邀請了盤古科技各行業最頂尖的團隊協同實驗。
其中一名實驗人員頭上戴著感測器帽子,感測器連線著超級計算機。
鄭璇雨解釋道:“這是很基礎的實驗,在許多大腦研究實驗室已經做過了,透過腦電波進行簡單的計算機控制。”
腦電波,只指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得方法,大腦在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後形成的。它記錄大腦活動時的電波變化,是腦神經細胞的電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或頭皮表面的總體反映。腦電波來源於錐體細胞頂端樹突的突觸後電位。
既然腦電波在人類大腦活動時候有規律,那麼將其監測並且利用是很簡單的事。
在展示實驗室,技術人員能夠很容易透過虛擬鍵盤按鈕的位移,從而控制鍵盤輸入。
這只是簡單的測試,距離蕭銘的最終目的還很遠。
鄭璇雨說道:“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觀察大腦在發出不同指令時的活動情況,”
“透過對小白鼠神經元RNA分子的標註,我們可以確定,大腦資訊的傳輸不是簡單的從一個一個突觸透過遞質傳導另一個突觸,而是同時傳遞給不同區域的突觸。”
鄭璇雨用電腦模型演示後說道:“是發散性的,而不是單一性的,證實了你的猜想。”
人類在大腦領域的研究已經處於初級階段,盤古科技今天的這個簡單成就隨便上《自然》都是轟動性訊息了,但是大家並不滿足。
蕭銘攤攤手,心裡說道:“這哪裡是什麼我的猜想,是另外一個世界已經定型的理論。”
徐利民說道:“這個量子力學的理論很像,我們利用雙縫干涉實驗,每次只打出一個光子。但是光子會出現在不同的部位上,這裡或者是那裡。同樣人類的思維也是,並不是我們簡單的大腦接受到一個訊號,就會一定機械的將訊號歸入某個地方,而是在最短時間內,傳遞到大腦的各個區域。但是傳遞的速度一定不會超過光速。”
實驗變成了一場嚴肅的討論。
頂點